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透视“蝶变浙江” 写实乡村振兴“心得日志”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人民政府 苏晓萌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久久为功”,浙江大地“绿色蝶变”,一幅“富春山居图”在华夏大地铺展开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攸攸板镇“见贤思齐”,深挖“千万工程”富矿,透视“浙江之窗”,做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干底色与发展成色、服务初心与天下归心之间的转化题,写实“乡游心得”,引领乡村振兴取得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孕育“万千新貌”,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绘就“一川草色青袅袅”的宜居宜业新图鉴。浙江“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从美化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手,实现了“华丽蝶变”。回民区攸攸板镇对标“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群联动模式,领导干部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到一线去服务、到一线解决诉求,将村域原来“脏、乱、差”地段进行集中清扫整治,2023年上半年出动人员7306人次、车辆2021台次,共处理数字化案件499条,清理混合垃圾6682吨。回民区攸攸板镇还积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综合治理提升行动,不断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变“垃圾点”为“景观带”,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净化整治成果,实现基层党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共振、共促共赢。

  “文旅IP”留住“山水乡愁”,让“实干底色”转化成“发展亮色”,绘就“黄发垂髫怡然乐”的富民强村新图鉴。“千万工程”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真正让千万乡村风韵各异,呈现文化百态,如东王村有粤剧博物馆,诸葛八卦村有古建筑群,孔村则有水稻博物馆。回民区攸攸板镇依托大青山前坡丰富的自然资源,对11个村庄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进一步挖掘各村潜力、明确发展定位,串珠成线、以点带面、分类施策,以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致富添动能。在大青山沿线村庄重点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采摘、研学体验、采风创作、医疗养老等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和特色商业街,持续擦亮“杏福树下”品牌,2023年成功举办杏花节、采摘节,农家乐由原来的20余家增加到58家,接待游客40.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00万元。推出元山子奇乐鲜农露营地、刀刀板蒙亮星光里烧烤、一间房夜市、莫尼山非遗小镇《茶道驼铃》实景剧等各具特色的生态野炊、草地露营、非遗演出、特色餐饮新亮点,激发了乡村旅游新活力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攸攸板镇服务产业发展强链补链、汇聚人气。

  “民生工程”护航“诗和远方”,让“服务初心”转化成“天下归心”,绘就“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乡村振兴新图鉴。习近平同志在“千万工程”中强调,农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攸攸板镇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会等载体,让村民有事敞开说、遇事多商量、好坏大家评,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议事协商格局。认真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严格“三务公开”制度,搭建党员、群众、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平台,激发群众参与村务决策的热情。为了更有力保障民生,攸攸板镇为辖区9036位居民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续保手续,为166位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续保手续。攸攸板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做好社会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落实信访代办工作制度,配备信访代办员51名,有效化解群众用水用气难、开发企业延迟交房的信访问题,提升服务群众质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发布人:12371网友t1hl9q 发布时间:2023-9-15 13:38 收藏 阅读人次:3872

初审:江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