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防空警报倏然拉响,凄厉的声音划破天际,震撼八方,久久不停。瞬间让人们的记忆回到92年前那段屈辱的岁月。92年前,侵华日军蓄意挑起争端,轰炸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人痛失东北,三千万父老,数千里江山,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中华儿女从此开始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3500万人的生命代价,以鲜血筑起钢铁长城,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和中华民族的壮举。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战史如灯,殷鉴不远。“九一八”提醒着中华民族曾遭受过的苦难,我们不能忘,更不敢忘。广大新时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应当在勿忘国耻中毅然奋起,从苦难中凝聚砥柱中流“三股力量”,共绘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铭记“九一八”,从“万众一心”中凝聚“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信仰之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危难之时、民族危亡之际,无数英雄儿女奋而崛起、奔走呐喊,他们胸怀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患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集聚于抗日救国、振兴中华的旗帜之下,以热血和生命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谱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身处山河锦绣、岁月静好的今天,我们当以先辈们为榜样,学习抗战先烈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信仰之力,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将爱国激情化为报国行动,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让爱国情怀在人生路上永远闪光。
铭记“九一八”,从“践行初心”中凝聚“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黄土一抔魂”的奉献之力。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十四年间,930余座城市被占,3500万同胞伤亡,4200万人无家可归……一代代英雄儿女为了人民群众的安澜岁月,奉献了青春、奉献了鲜血甚至奉献了生命。弹尽粮绝下孤身与敌军周旋的杨靖宇、抛家舍子酷刑也不出卖组织的赵一曼、为掩护乡亲转移智斗敌军的王二小……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里都闪耀着英雄儿女为民奋斗之光,闪耀着他们甘愿牺牲、诚挚为民的深厚情怀。吾辈青年要继续发扬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将他们忘我奉献、为民谋福祉的具体实践作为“标尺”,主动投身火热的基层一线、项目前线去实践,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增才干、强本领、壮筋骨,踔厉奋发、奋楫争先,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才”。
铭记“九一八”,从“砥砺奋进”中凝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之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蒙难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不屈精神,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韧劲赢得抗战的伟大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吾辈青年要时刻保持斗争意识,心怀“国之大者”,遇到难题不闪躲、不推脱、不迟疑,拿出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之气势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勇攀新时代发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