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小雪将至,寒意来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理论知识为“赶考食粮”,找准调查研究为民服务导向,加强检视整改返躬内省的主动性,让自己在主题教育中“燃起来”,牢记初心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理论学习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赶考食粮”吸收不良而“饥寒”交迫。理论知识是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赶考”清醒和坚定的“营养”源头,入冬来,山冻不流云,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持续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焚膏继晷,手不释卷,仔细领悟理论知识“个中三昧”,力求做到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但部分党员干部在争分夺秒的学习过程中,却滋生了“饱食终日”之感,无法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强劲动力,深思细究,是理论学习“精细度”不够,专注于“广涉猎”,却没有做到“尽精微”,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解读和全面剖析,把“读过了”当作“理解了”,把“理解了”当作“学会了”,急于求成的理论学习看似含英咀华,实则是不求甚解。唯有将理论知识学深悟透,细嚼慢咽,反复耕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才能充分汲取理论知识的丰富营养,摄入高热量理论“食粮”,一路“赶考”才能热量满格,不会被“饥寒”所扰。
调查研究华而不实,舍本逐末,“为民服务”导向不正而“风寒”来袭。雪铺前路,道阻茫茫,一路“赶考”难免有躲不开的暴雪,也有绕不过的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去把握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然而,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运用,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却逐渐“研”过其实,脱离现状,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调研选题过于宽泛,大而无当,调研过程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调研决策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调研报告通篇理论,看似“阳春白雪”,内容却乏善可陈,调研结果好似“海市蜃楼”,不具备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调研作风浮而不实,冬日“赶考”易感“风寒”,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服务人民为导向,提升调查研究的“温暖指数”,切实站稳人民立场,才能让这个冬天楚楚“不冻人”。
检视整改故步自画,瞻前顾后,“返躬内省”劲头不足而“僵寒”顿足。夜来霜冷透青毡,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因为畏惧“赶考”之路风饕雪虐就顿足不前,驻足观望、原地踏步,只会造成身体“僵化”、思维“固化”。检视整改亦是如此,不能因为畏惧刀刃向内,在思想和行动上“动刀子”,就对存在的问题瞻前顾后,迟迟不敢“下手”,要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自觉摒弃讳疾忌医的心态,卸下揭短露丑的思想包袱,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深入查摆问题,一条一条追根溯源,一项一项靶向出击,才能彻底根除“顽疾”。同时,检视整改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也并非一蹴而就,要增强检视整改的主动性和持续性,聚焦主责主业,常怀“本领恐慌”之感,常有“能力危机”之忧,常找“自身差距”之短,加强检视自身的频率,加大问题整改的力度,把检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才能在时时的返躬内省中革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