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善于同群众说话》中强调:“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基层干部直接与农村群众打交道,要聚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学好用好“四门语言”,把话说到群众“心头”,把事干到群众“点头”。
以心换心多说“真心话”,让群众“愿意听”,减少群众“距离感”。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把群众当亲戚,把他们的诉求当家事。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跟我们说掏心窝子的话。”讲真话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基础,不仅是满足群众知情权的需要,更是与人民群众开展深入交流的必备条件。多说“真心话”,首先对群众要有真情,把群众当成亲人、自家亲戚,从本心真心出发,用心拉近与群众距离。要坚持客观真实,讲合乎情理、反映真相的话,讲发自肺腑、反映真心的话,讲代表民意、反映真情的话,用“敢讲真话”为群众造福祉,用“会讲真话”为人民谋利益。
上情下达多说“大白话”,让群众“听得懂”,提高群众“配合度”。俗话说:“言由心生”,与人民群众说话的水平,展现着一名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境界和行事作风。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经常会用到许多“大白话”,能一下子拉近与干部群众的距离,一字一句说到大家的心坎里。习近平同志朴实又真诚的语言艺术,给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党员干部要主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扎根基层、多走访调研、多倾听民声,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掌握“原汁原味”的乡音民谚、土话方言,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群众都能说上话。
实事求是多说“简短话”,让群众“听得进”,获取群众“同理心”。短话就是把一个事情或想法,用最简练、最精准、最具感染力的语言说明白。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稿,算上标点才不到800字,字字珠玑,寓意深刻,成为经典。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需要真功夫。党员干部要想把短话说到要害处,不仅要全面掌握相关情况,涵养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更要具备清晰的逻辑思辨能力。要善于抓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要用好“提纯法”,把大话、空话、假话删去,做到长话短说、繁话简说、套话不说。
对症下药多说“内行话”,让群众“信得过”,增加群众“点赞量”。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包含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信访调解等各方面内容,党员干部只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相关政策业务、精通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宣传政策,才能不会被群众“问倒”,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要自觉加强各项政策要求学习,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做到“张嘴就来一口清”,切忌不懂装懂,云里雾里,从而失去群众信任。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针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成为解决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