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青年干部 龙年学“龙”样 把“格局打开”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委组织部 李尚芝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中国神话中,龙是一种拥有丰富寓意的神兽,常常被用来象征平衡与和谐、力量和勇气。在这玉兔辞岁,金龙贺喜之际,青年干部要学“龙眸炯炯”紧盯远大理想,学“龙有九似”博观而约取,学“龙骨坚毅”下定无畏决心,以生龙活虎之姿打开奋进龙年的“目标格局”“学习格局”和“心态格局”。

学“龙眸炯炯”,紧盯远大理想,为建功立业打开“目标格局”。常言道“画龙点睛”,说的是南北朝梁武帝命令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四条龙,张僧繇画成之后却没有给龙点上眼睛,说如果点了,龙就要破壁飞去。也就是说,眼睛是龙身上最关键、最神妙的部分。正如理想目标对于青年干部一样,是凝心铸魂之所在,是一个“总开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青年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首要前提是想干事。一方面,青年干部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唯有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潮流中前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理想虽要远大,但绝不能缥缈,青年干部的理想必须深深根植于现实和实践的土壤,要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代发展的方向紧密联系起来,抓住发展机遇,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理想信念融入日常的一举一动中,融入每一次选择与每一份坚守之中。

学“龙有九似”,注重博观约取,为沉淀行远打开“学习格局”。古人对龙的描述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可见龙的形象是一个综合体,融合了许多动物的特点并且取其精华。龙文化的繁盛,与这种吸纳、包容的精神不无关系。正如我们的学习,是一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过程,既要广泛地涉猎,又要扼要地选取。一方面,青年干部正是“青春作伴好读书”的年纪,要坚持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并且在把握工作实际、精读业务知识之余,要同时注重掌握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乃至文学等各方面知识,丰富涵养、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学海无涯,青年干部要学会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谨慎的选择和深入的思考,去伪存真、去芜存菁,选取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尤其是要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成长为学习型的干部,真正做到四个“以学”。

学“龙骨坚毅”,下定无畏决心,为经风涉浪打开“心态格局”。从古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具有奋发向上、无所畏惧的特质。从龙的活动空间来看,极为广阔,能潜能飞。这种威武力量来自龙的筋骨之力,更源于内心的坚韧与不屈。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成长于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难免沉浸在“舒适圈”“同温层”内缺乏风雨锤炼,更应当汲取龙自信自强的坚毅品质。一方面,青年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力军,成长过程中无疑会伴随着挫折,面对困难,当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正如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所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要把困难、挫折看作一种磨练和馈赠,用一个个曲折转弯铺成进步之路。另一方面,要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始终保持冲锋在前、奋发向上的心态,把握历史主动,在困难时候站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际豁得出去,在风雨中修炼“经风涉浪”之能,让自己能够肩负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发布人:12371网友zpwcz0 发布时间:2024-2-2 10:11 收藏 阅读人次:855

初审:王嗣音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