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助力了村集体经济,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党建引领,“贮”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青贮玉米与传统玉米相比,更易管理、周期短、效益高,还能省去收获中晾晒、储存等劳动成本,而且经青贮发酵的玉米饲草转化率高、成本更低,不仅有效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更有益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辖内大阳村抢抓乡村振兴机遇,依托“粮改饲”项目,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项目,逐步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以土地流转、土地租赁等方式,集中连片整治南山梁无力耕种、无人耕种撂荒地500余亩,由村委与村民签订托管协议后复垦种植青贮玉米,极大地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稳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全镇牛羊养殖产业提供充足的饲草保障,有力推动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
党建引领,“辣”动集体经济提速换挡。辣椒是“短、平、快”的高效农业,市场风险较低、销路有保障,从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周期短、见效快,带动性强。2023年,辖内河李村将“党建+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按照“支部领办、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目标,持续在蔬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先后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流转土地6.2亩,建成反季节蔬菜大棚7座,以种植“七寸红辣椒”为主导,辅以发展黄瓜、西红柿等其它蔬菜,打造村集体经济辣椒种植示范基地1处。通过“产品保价”的方式,让辣椒种得出来、卖得出去,解决了规模化种植的“销售难”问题,不仅带动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有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务工难问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提升。
党建引领,“芋”活集体经济提标倍增。洋芋,就是人们常说的“土豆”、也称之为“马铃薯”,是群众实现“短平快”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将“小洋芋”打造成“大产业”,让马铃薯成为推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大阳镇党委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资源优势和人少地多、劳务输转大、本地劳动力弱、农民不愿种地及荒地较多的实际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指导辖内南山村、中庄村等4村实施千亩良种马铃薯育种示范基地建设,采取“村党支部+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由党支部提供“三个”统一服务:即统一规划流转土地300余亩,保证土地的集体连片;统一农资代售供应,减少农户开支;统一代销,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项目带动受益农户48户,其中监测户24户,预计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