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湖南凼底:创新实施乡镇党校“633”模式

湖南省委组织部2018年选调生 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基层党建办 顾恒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积极推进乡镇党校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创新实施乡镇党校“633”模式,着力为农村党员、片组邻“三长”、年轻干部“充电赋能”,打通基层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建好“六有党校”,夯实办学基础。坚持“六有”标准,通过充分整合资源、汇聚多方力量、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完善工作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夯实乡镇党校的办学基础。一是有领导机构。由党委书记任校长,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组织委员任副校长,着力健全组织机构。二是有学习场地。全面摸清硬件设施基本情况,对党校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进行全面修缮、补齐,强化教学阵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三是有授课老师。从党政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实用技术人才中精选21名授课教师,建强党校教师队伍。四是有学习计划。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规党纪等,详细制定全年教育培训计划。五是有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党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级管理制度》等一批制度,建成了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体系。六是有经费保障。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建总体安排,将基本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严格落实不低于8千元/年的日常运转经费。

抓好“三课联动”,打造精品课程。在选课、磨课、评课上持续发力,围绕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党规党纪等内容,精心打造具有凼底特色的精品课程。一是选好课题。21名教师定位凼底本土特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治理、红色文化精神、农业实用技术、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精心设计课题共46个。二是磨好课程。在教师选择、集体备课、新课试讲等环节精心安排,提前吃透政策、深研本土特色、消化备课精华,做到把政治思想炼化成观点、把治理实践炼化成焦点、把本土文化炼化成特点。三是议好课堂。开展课堂评议活动11场次,组织教师们围绕教学设计、方法、活动、教师表现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收获、质疑、反思上碰撞出智慧的光芒,进一步认识课堂、理解课堂、改进课堂。截至目前,凼底乡党校共开发大棚种植技术等农业特色课程4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优秀理论课程21门、遵义会议精神等专题培训课程15门。

用好“三式教学”,赋能授课培训。用好用活“讲座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推动党校授课多样化、灵活化,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感染力、实效性。一是“讲座式”教学。针对党员、年轻干部、片组邻“三长”集中学习难组织、学习时间不连续等问题,凼底乡利用召开各种会议的契机,采用以会代训、会训结合的形式,着力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研讨式”教学。授课教师组织学员围绕乡村移风易俗、基层矛盾化解等内容开展专题研讨、自由发言,带动学员在探讨交流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着力提升学习深度。三是“体验式”教学。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来到屋场院坝,在身临其境、实地探讨中提升学习的氛围感和实效性。近年来,凼底乡将党课讲堂搬到农业生产一线,在油山岭村嵛岭生态蔬菜种植场、袁十万村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等地宣讲“微党课”305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共计3800余人次,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发布人:田野里的轻骑兵 发布时间:2024-5-6 08:03 收藏 阅读人次:3858

初审:向阳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