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绘就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新征程奋斗的号角已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奋进姿态抓落实,在改革实践中锚定“远航”之志、铆足“乘风”之力、凝聚“破浪”之心,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星辰大海”上奋楫扬帆,争当“三者”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含金量”。
锚定“远航”之志,驭稳“党的领导、坚定信仰”的方向之舵,在“矢志不渝跟党走”中争当奋楫争先的“扬帆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绝非坦途且任重道远,是一场需要勇气与智慧的创新升级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党的领导则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七个聚焦”,坚决贯彻“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扎实推动“十四个方面”的重大部署,勇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敢打破有碍发展的“禁区”,敢接手矛盾复杂的“难区”,一步一个脚印将改革推向前进。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抓,一步一个脚印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位,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铆足“乘风”之力,力挥“人民至上、枝叶关情”的为民之楫,在“一枝一叶总关情”中争当攻坚克难的“笃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群众的关切点,就是改革工作的发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一开始就将改革伟大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功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群众智慧这个“制胜法宝”,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顶在心,以“民有所盼,我必行之”的善作心态,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改革发展取得实效。应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把工作触角向基层一线延伸,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沉心打磨关系群众安危冷暖、急难愁盼的“民心工程”,淬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搏意志,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中继往开来、建功立业。
凝聚“破浪”之心,高扬“勇往直前、真抓实干”的奋斗之帆,在“天工人巧日争新”中争当倾情奉献的“开拓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安排部署是根本,推进落实是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蓝图已经绘就,下一步任务就是抓落实、见成效。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主动扛起急难险重的任务,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要勇于走出干事创业的“舒适圈”,鼓足敢破敢立的气度胆魄,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硬”的作风,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可持续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