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从根本上促进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目标、基本任务与原则,聚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三个维度书写党员教育培训“更”字篇章,做到向“学”而行、向“用”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紧跟“核心”起笔,搭建丰富的“内容体系”,让“学什么”更“清晰”。学习内容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基础与核心,是最关键的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制定“任务书”,坚持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教育培训为重点,与时俱进完善细化教育培训内容,并注重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教育培训,逐步搭建形成丰富、充实、完整的内容体系,为不同领域党员奉上“特色菜”,加大通识类课程占比,切实满足党员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帮助党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为党员教育培训“提味增色”。同时,要按照学员需要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化设置课程,助推干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
紧抓“中心”运笔,构建有效“学习体系”,让“怎么学”更“明朗”。现阶段的干部教育培训主要以脱产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网络培训、在职自学等方式进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内容要求和个人特点,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采取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在“怎么学”上掌握科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态度,只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效,要长此以往、持之以恒,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带着政治站位学、带着强烈责任学、带着良好作风学、带着行动自觉学,保持“赶考”的清醒,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方式,让学员学有成效。
寻找“重心”落笔,创建效果“转化体系”,让“如何用”更“有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职能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苦功、下实功,按照“学中干、干中学”的思路方法,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把所学结果在工作中检验,把学习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实践优势和能力优势,切实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要高度认可为学之实贵在实践的本质,平时要“离开”办公室,多往田间地头跑一跑、多到街头巷尾走一走,走到工作一线去检验“学习成效”,以防止在工作中发布不切实际的“错误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