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强党组织、选好带头人、育好后备力量,以党建为链,推动全区各乡镇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发展“一镇一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将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一件件绿色优质农特产品让群众捧上了“绿饭碗”、鼓起了“钱袋子”。
仙鹤镇发挥党组织的牵引作用,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合作管理模式,链接蛋鸡产业和葡萄产业,发展百万蛋鸡养殖产业,建设养殖、屠宰、加工、有机肥处理等一体化工厂,蛋鸡日产量达90万枚,年产值突破2亿元。蛋鸡肥料有机化处理后用作葡萄基地肥料,种植阳光玫瑰、巨峰、妮娜皇后等葡萄5000余亩,发展果汁、酿酒、葡萄干等深加工产业,实现年产值2亿元,“蛋鸡+葡萄”绿色循环种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就业300余人,人均年增收5万元。连续举办六届葡萄音乐节,带动葡萄种植户和周边群众增收300万元,在乡村田野间演奏出一曲农旅融合发展的“交响曲”。
新桥镇立足辖区米粉产业上下游企业较多的实际,成立以米粉为纽带的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党委,以“党建链”将米粉行业19家上下游企业串联成“党建+产业”联盟,推动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发展联动、品牌联创,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实现年产值7亿元,“众福米粉”销往云贵川、西藏、新疆等地。
忠兴镇搭建党建桥梁,链接资源,成立镇域畜禽养殖产业联盟,通过“党支部+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银行”的运营模式,发展壮大全自动化鹌鹑养殖产业,鹌鹑存栏达50万羽,鲜蛋日产量超5吨,并探索“大户带小户”产业发展模式,施行统一方案、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雏苗和饲料采购、统一保底收购,带动周边村民养殖鹌鹑3万余羽,帮助农户户均年增收6万余元,小小鹌鹑鸟变为全镇致富好“钱”途。
盐泉镇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创新出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搭建“镇村联合+科院协同+主体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联合雨台村、玉溪村、盐井村、圣谕村等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招引企业投资1200万元,与省农科院蚕研所签订技术扶持协议,建设蚕桑现代农业园区1.2万余亩,带动养蚕专业户3500余户,配套桑果酒、桑叶茶、桑葚膏等蚕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打造“桑梓家园”区域品牌,建设桑梓家园农业主题公园,开发采桑果、品桑宴、购桑品、养蚕宝等蚕桑文化体验活动和农文旅研学路线,推动实现年产值超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