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倾听“群众之声”奏响全面深化改革“幸福曲”

四川省内江市委组织部 周沁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伟大事业的成功,必须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根基、汇聚力量、获取动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要用心用情倾听“群众之声”,走入群众解疑难、融入群众增本领、携手群众谋发展,矢志不渝为群众奏响美好生活的“幸福曲”。

常听群众“疑难之声”,谱好“为了人民”的“暖心曲”。群众利益无小事,民之所盼必行之。时代在发展,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群众对生活的期盼日益丰富立体。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只有抓住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才能准确发力办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在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常问“群众愁什么?群众盼什么?”以群众诉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入千家万户、寻访田间地头,倾听最朴实的心声、细看最真实的图景,找准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突破口。要常问“问题解决没解决?人民满意不满意?”将人民群众的真实体验与评价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从老百姓的口碑看是否务实,从老百姓的笑容看是否踏实,让为民情怀真真切切化作群众心中的涓涓暖流。

常听群众“参与之声”,奏好“依靠人民”的“同心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探索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写下了乡村振兴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民群众有追求幸福的热情,更有勇于试错的无尽勇气;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更有鲜活生动的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民为师,多坐坐百姓院坝的板凳,多听听群众的家长里短,乐于接受群众的批评,大胆借鉴成功的经验,在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学习办法思路、获取创新灵感。要以民为友,将群众参与作为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以身示范发动群众、激励群众、影响群众、带领群众,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努力中一步步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

常听群众“向往之声”,唱好“人民共享”的“信心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却是支撑起一个个幸福家庭的大事,不断实现的小小愿望堆砌起了幸福生活的模样。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在用心落实一个个惠民政策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坚持办好一件件实事中持续增进人民福祉,让“幸福”化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便利。要有“从我改起”的魄力,不断自我净化、革故鼎新,从自身的工作作风改起,从具体的问题短板改起,从群众反映意见最强烈的方面改起,不断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和信任感,用实际行动让人民对“美好生活必然实现”充满信心!

发布人:有期有盼的周小刚 发布时间:2024-12-26 08:58 收藏 阅读人次:8619

初审:向阳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