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寻减负“良方”让基层干部“轻履者行远”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选调生 文懿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各级各部门应认真贯彻会议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明确基层权责,优化考核指标,严管厚爱并重,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让基层干部“轻履者行远”。

厘清权责“边界线”,破权责不清之疾,为基层工作“添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权责事项搞清楚。部分上级职能部门通过属地管理责任或以考核之名向基层转嫁责任,造成上下级单位避责和“反向避责”的恶性循环。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自身责任,认真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从制度上规范明晰基层权责,构建起一套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减“负”的同时也要“赋”能,给予基层政府一定的参与权、审批权、执法权,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下沉一定的编制、人员及资金,让基层说话有分量、办事有底气、工作有活力。

用好考核“指挥棒”,破繁琐冗杂之困,为基层工作“增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考核作为“指挥棒”“风向标”,是监督政策落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培养和识别干部的重要手段。各级党组织要立足实际、量体裁衣,根据各地工作重点、发展特点、问题靶点,创新考核制度体系,在差异化、精细化、导向化方面狠下功夫;也要化繁为简、优化指标,坚持考核就是考重要工作、重点任务的原则,突出考核指标重点,让干部“干事迎考”;还要更换“考点”、现场考评,树牢“以实绩论英雄”鲜明导向,通过“四不两直”等形式直通基层检验工作成效,破除重台账“厚度”不重“实度”、重“数量”不重“质量”、重“痕迹”不重“实绩”等错误政绩观。

念好监管“紧箍咒”,破形式主义之弊,为基层工作“消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基层的蔓延严重束缚住干部的手脚。破除基层形式主义之弊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强化监督,坚持“严管”与“厚爱”双向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为基层减负赋能一体融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与巡察工作中,同时拓宽线上线下反映渠道,通过抓典型、树案例方式通报曝光违反基层减负任务要求情况,用铁规矩、硬杠杠确保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组织部门要将实干导向贯穿选人用人、考核评价全流程,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创新即时激励、落细暖心举措,鼓励干部在基层广阔天地担当作为。

发布人:编辑手下留情 发布时间:2025-2-11 17:05 收藏 阅读人次:9176

初审:余路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