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追梦路上总是动力十足、信心满满,转瞬之间竟又是一年春天,回望毕业的“十字路口”,我怀揣着滚烫理想和满怀热血,背上行囊奔赴远方,去赴一场心心念念的“山海之约”,在广阔的基层寻找心中的“梁家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想要以“青言青语”讲述“追梦故事”,真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拥抱无限美好、徜徉幸福与爱。
青春志在四方,我用“豪情壮志”讲述“鲜衣怒马少年时”的追梦故事。“念平生所爱,红岩翠柏,少年壮志,海阔天空。”小时候我很爱读书,尤其喜欢立志追梦的内容,总为“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触动,更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鼓励而沸腾,从学校到基层,是我心之所向、志之所趋,无论是大学假期主动奔赴西部当志愿者的经历,还是站在择业关头,坚定选择基层的那份勇毅,再到远赴他乡初见基层的激动,我都觉得自己分外幸运。正如张桂梅所说的,“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青春志在四海,走进田间地头我听见了风的声音,它来自谷底、来自山峰,更来自胸怀、来自梦想,越是在基层探索“干什么”“为什么”的答案,越能感受那颗“鲜衣怒马少年时”的炽热之心,带着热爱、带着触动、带着信心,我继续走在了通往梦想的宽广大道上,目光所及皆是美好与幸福。
青春为爱而生,我用“真情实感”讲述“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故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克己一隅,无求回报。”在基层奋斗,光是“耍嘴皮子”功夫可不行,必得拿出真本事、干出真业绩,以实绩实效取信于民,特别是在一次次走村入户中,我更感受到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第一次以脚步丈量乡村,用笔绘出“民情地图”,到后来频频下村调研,不断丰富细节和深入关键处,从第一次入户谈心,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心头所忧,形成详实具体的“问题账本”,到主动挑起“责任担”力所能及解决他们的眼下之难,从第一次开村民院坝会,在收集意见中汲取大家的智慧和经验,到主动筹善款、拉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期待……青春为爱而生,我感受到每一次“双向奔赴”都升温着彼此的情感,也让我看到了付出的意义、体会到了被需要被认同的快乐。
青春逐光而行,我用“昂扬风貌”讲述“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精彩故事。“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用心在基层做出贡献、创造非凡、实现蜕变,我想是每一位扎根在这里的青年共同的心愿,也正因如此,我们愿意付出、乐意吃苦、主动攻坚克难,为的就是在村内各处留下“有我”的奋斗痕迹,在人生的答卷上写上浓墨重彩的几笔,在每次回忆时能够动情而自豪地说出“无愧于心”这几个铿锵大字。这段日子,我与朝阳同步、与星辰相伴,走遍了村庄的山野处处、田野阡陌,把汗水洒向了忙碌的一年四季,那条从无到有的农村观光路、那个热闹非凡的农村集市、那场载歌载舞的惠民演出、那处争相打卡的魅力景点……见证了我的努力、也沉淀着我的情感,青春逐光而行,每一寸光阴都值得珍惜,前方向阳之路,我将脚踏实地、一步一印,继续书写“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精彩故事,真正以锐意进取的斗志、敢闯敢拼的劲头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