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札记:在红土地奏响青春交响曲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司法局选调生 龙堡村委会主任助理 谢丽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秋叶初黄时,我踏入云南边陲的村落,望着泥泞山路与竹篱茅舍,心中既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迷茫。驻村半载间,在鸡鸣犬吠中褪去书卷气,在雨打芭蕉中长出泥土味——这方水土教会我的,远比书本知识更鲜活深刻。

褪去书生气,奏响主动作为曲

初来乍到,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我常常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握着一沓统计表格却问不出一句方言,捧着政策文件却说不清半亩香蕉地的收成。直到跟随老支书踩着晨露丈量土地,在火塘边听苗族阿妈用生硬的普通话诉说“去年土鸡没卖完”的叹息,我才领悟“知屋漏者在宇下”的真谛,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远超想象。

于是,我开始用脚底板做调研,思考谁家第四季度收入未统计、助农政策是否通知到位、哪片坡地适合栽种百香果。当白鞋染上洗不掉的泥土黄,笔记本上的“民生图谱”满是温度,比任何数据库都更具价值。在为独居老人送上年节慰问物资时,阿婆那句“娃娃比亲闺女还上心”,让我真切体会到“主动”二字的分量。从被动等待任务到主动思考谋划,到实际行动,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积极态度融入基层工作的关键一步。

褪去浮躁气,奏响实干担当曲

在学校时,我积累了诸多理论知识,可到了基层才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原以为用SWOT分析法就能规划产业,却在组织合作社时被村民一句“要是养鲈鱼赔了,娃娃学费你出?”问得哑口无言;原以为靠着书本上的种植知识就能指导村民科学种粮,却在田间地头被老农一句“这节气种这作物,能有收成?”说得面红耳赤。现实给我浇了盆冷水。

跟着村主任收缴医保,在暴雨夜帮村民撤离危房,调解土地纠纷时被双方拉着哭诉……这些实际工作成为我最好的“活教材”,让我悟透基层工作绝非书本里简单的描述、电话中随意地询问、电脑上冰冷的数据,而是“勤跑腿”“多动嘴”“常记录”。如今听到乡亲们主动招呼我“小谢,快坐下来一起聊天”,我才明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深刻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褪去了初入基层时的浮躁,不再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将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用实际行动践行担当。

褪去骄娇气,奏响为民服务曲

过去总爱在汇报材料里写“提升群众获得感”,却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直到亲眼看到村坝食堂炊烟袅袅,留守孩子们捧着我包的饺子,绽放出纯真的欢笑;直到亲耳听到被劝返的辍学少女,在放学路上哼起悠扬的山歌;直到亲身见到运输车满载扶贫产品驶向县城,老乡们追着车,热切呼喊“路上注意安全”……烟火气十足的画面,远比考核指标更动人,我逐渐读懂“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

当村民开始主动找我商量“明年能不能试种百香果”,当寨子里的“乡村夜话”从“抱怨会”变成议事会,我愈发懂得:政策温度,终要化作百姓碗里的热汤;青春誓言,必须写进乡村振兴的答卷。半载驻村路,千卷无字书。我摒弃了初来时的骄娇二气,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人:12371网友ao0p7l 发布时间:2025-2-19 09:25 收藏 阅读人次:12402

初审:易晗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