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激励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务必要当好新时代“伯乐”,真正把好干部选出、用准、管好,以鲜明的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伯乐相马”之眼“精准识别”,严选“一心向党”的“忠诚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突出政治标准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也是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一个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用得其所。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表现作为重要考量,健全常态化政治素质考察机制,通过专项调研、重大任务跟进、日常考核等方式,多维度观察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持续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坚决防止“两面人”“伪忠诚”,把那些政治上不合格、廉洁上有问题的干部挡在门外,避免“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确保选出德才兼备的干部。
坚持事业为上、知人善任,以“赛场选马”之心“精准匹配”,优选“一心笃行”的“担当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根本也最重要。我们在“怎么用人”这个核心问题上,充分体现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什么样的干部,岗位缺什么样的人才,就配什么样的人才。各级组织部门要打破思维定式,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不搞“一刀切”,不搞“唯年龄、论资历、排辈分”,而是坚持知事识人、人岗相适,真正把那些在改革发展第一线、重大斗争最前沿和关键吃劲岗位上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的干部用起来。要坚持以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强化岗位胜任力分析,统筹考虑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能力特长等因素,推动干部资源精准配置到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性循环,为干部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宽严相济、严管厚爱,以“育马有方”之手“精准关怀”,甄选“一心拼搏”的“开拓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严管是对干部的爱护,厚爱也是对干部的关心,只有把从严管理和关心厚爱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此,各级组织部门不仅要会管好人,还要懂关爱人,奖励成功也宽容失败。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积极帮助解决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干部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干事创业中去。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层干部待遇保障机制,推动职务职级并行向基层倾斜,完善跨部门交流任职、跟班学习等培养机制,细化免责、减责、容错的正面清单,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生动局面,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