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早部署早行动,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等工作,打牢夏季和全年粮油丰收的基础,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春回大地,农事渐起,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政策引领、科技赋能、服务护航的春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播洒政策“及时雨”,催发田野生机,为春耕备耕倾注“源头活水”。政策之雨贵在精准,重在及时。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田灌溉无忧,一系列政策“及时雨”润泽春耕田野。党员干部要化身政策“宣传员”,将这些政策精准落实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知晓政策红利,激发他们的春耕热情;要化身政策“翻译官”,用沾着泥土味的乡音把文件语言转化为田间指南,让每项政策都成为春耕生产的“定心丸”;走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政策执行时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轻启科技“金钥匙”,点亮智慧耕途,为春耕备耕插上“腾飞翅膀”。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金扁担”,是春耕备耕的“新农具”。放眼田间地头,智能农机穿梭其中,精准作业;无人机在空中盘旋,进行病虫害监测和农药喷洒;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对土壤墒情、气象信息等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科技手段的运用,让这场绵延千年的春耕叙事,在新时代下谱写出新的篇章。党员干部要当好科技“二传手”,做好科技推广与应用宣传,让农民亲眼看到科技力量,亲身感受科技便利,从而更加信任科技;推动农业科技精准化、个性化发展;还要经常邀请行业专家讲解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分享成功应用案例,激发农户们对“科技兴农”的热情与信心。
搭建服务“暖心桥”,畅达农需末梢,为春耕备耕铺就“温馨环境”。服务是春耕备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春耕时节,党员干部化身春耕服务的“勤务兵”。既要筑牢农资质量“防火墙”,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也要搭建技术帮扶“服务站”,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成立专门的帮扶小组,在农户遇到紧急技术问题时快速响应;既要畅通金融活水“灌溉渠道”,推出适合春耕生产的小额信贷产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简化贷款手续,让农民不再为春耕资金发愁;也要架起产销对接“连心桥”,做好农产品产量预估,主动对接农产品收购企业、电商平台等,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又增收;还要建立信息共享“高速路”,通过专门的信息服务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将农业气象、市场价格等各类整合资讯传递给农民,进而为春耕备耕直至全年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