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一号文件中的“惠农”“强农”“富农”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凭祥镇竹山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赵森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读懂文件中的“惠农”政策、“强农”举措、“富农”路径,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用心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读懂“惠农”政策,厚植“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惠农政策。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到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从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桩桩件件,都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农民生活的全方位关注。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读懂“惠农”政策,厚植“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主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让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享受政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关注政策的落实效果,加强跟踪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确保各项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读懂“强农”举措,秉持“实干兴农、科技赋能”的担当精神。农业强不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大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强农”举措。在耕地保护方面,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持续整治各类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为粮食生产筑牢根基;在农业科技方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种业振兴、农机装备升级和智慧农业发展,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读懂“强农”举措,秉持“实干兴农、科技赋能”的担当精神,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一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等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农业强起来;要强化科技意识,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素养和业务能力,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树立创新思维,鼓励探索创新,在农业经营模式、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读懂“富农”路径,坚定“产业富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举措,为农民增收致富指明了方向。文件强调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读懂“富农”路径,坚定“产业富民、共同富裕”的信念,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产业对接,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发布人:我会伸出圆手的 发布时间:2025-2-23 21:45 收藏 阅读人次:11403

初审:亦星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