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讲“百姓故事” 逐新时代“田园新梦”

山东省莘县莘州街道办事处 王凯 王玉昕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乙巳蛇年,各级党组织当在一年之首锚定“一号文件”,讲好“三农故事”,在广袤原野上逐一场“田园新梦”。

讲一个“稻花香”里的田园故事,春风化雨逐一场“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粮食丰”新梦。“党建兴则乡村兴,党建强则乡村强”,要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党建引领,用好用活“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悠悠大事,吃饭为大”的嘱托,在崭新的奋进征程上,不断探索“党建+”的创新模式,以“党建+农业专家指导”“党建+市场调研”“党建+群众问策”等方式加强对耕地轮作的顶层设计,在实践工作中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锦囊妙计”,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道路上敢想敢做、敢打敢拼,推动现代农业的“供给侧路径”朝向“多元化发展”,激荡农产品质量和收益一池春水,点燃现代农业动力引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稳好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讲一个“篱笆墙”里的百姓故事,点绿成金逐一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产业强”新梦。文件指出,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千万工程”入乡随俗打造“特色”,让千万乡村各展品韵风采。各级党组织要用好“千万工程”活教材,在学以致用、因地制宜的过程中杜绝“照搬照抄”,真正用双脚丈量基层沃土,在“入深山”“访群海”“进森林”中深挖本土资源家底,在遵循“自然瑰宝”生长规律的前提下,摸索出一条“物产生长与原料供给”“景观分布与线路规划”“风土人情与文化活动”精准匹配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全面开花”,推动“一地一品”的特色发展模式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动力引擎;还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创新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投入新兴产业的培育之中,进一步形成绿色环保、链条完整、产业丰富、效益联结的融合发展新格局,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行动、见举措、见成效。

讲一个“农家院”里的幸福故事,群英奔赴逐一场“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民富”新梦。千秋伟业,人才为先。要想写活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篇章,各级党组织要锚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这一关键词,构建“党政人才+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立体矩阵,做好乡土人才“引育留”工作,通过“向内挖”和“向回引”实现科技人员“入乡”、农民工“返乡”、高校毕业生“回乡”,在“传帮带”中助力本土农民“强技能”“拓思维”“办企业”,推动更多土专家、“田老板”、致富能人“破土飘香”;还要建立农业农村人才交流平台,积极联动“龙头企业”,打造“项目+人才+产业”合作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本土小农户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真正帮助农民群众“登台唱戏”当“主角”,从而鼓足他们的“钱袋子”、丰富他们的“果盘子”、殷实他们的“菜篮子”,实现共同富裕。

发布人:12371网友4d61w2 发布时间:2025-2-25 15:03 收藏 阅读人次:8219

初审:七七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