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从“一号文件”领悟乡村振兴“三重维度”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纪委监委 周廉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春潮涌动处,改革正当时。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系统擘画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这份凝聚着改革智慧的文件,以“三农”工作为轴心,构建起粮食安全筑基、产业振兴提质、治理创新护航的三维立体框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中争当先锋队,让党旗始终飘扬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领悟“一号文件”基础维度,筑牢“粮安天下”压舱石文件明确将粮食产能稳定在1.4万亿斤以上作为硬任务,要求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大豆油料扩种工程‌。各地要以最严举措划定耕地保护红线,针对乱占耕地建房、破坏耕地种楼等违法行为执行“八不准”铁律。通过宅基地管理新规与土地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疏堵结合”的耕地保护机制,既堵住违法漏洞,又疏通农民合理需求。党员干部要当好耕地红线守护者,面对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既要当好“黑土地保卫战”的排头兵,运用卫星遥感、网格化管理等技术手段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更要成为“藏粮于技”的践行者,带头推广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等新技术。在粮食主产区,要推动建立省际横向补偿机制,通过党员干部包村联户,把“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领悟“一号文件”关键维度,激活“产业兴农”新引擎。文件将特色产业置于战略高位,提出培育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品牌引领、科技驱动、绿色转型”的现代农业体系,为乡村产业升级指明方向‌。各地要依托资源禀赋构建产业链条,通过品牌化、数字化实现价值跃升,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聚力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将乡村从单一生产空间转变为集文化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复合型价值载体,为农民开辟增收新赛道。党员干部要当好融合发展领路人,在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中发挥纽带作用。既要做强“土特产”文章,帮助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又要推动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向田间延伸,破解农产品上行瓶颈。在农文旅融合实践中,要带头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建设党员示范田、领办家庭农场,让寿光蔬菜、安溪茶业等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

领悟“一号文件”核心维度,构建“治理为民”新格局。从“千万工程”到全面振兴,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既延续了“三农”工作的历史脉络,又展现出面向未来的革新魄力。它不仅是政策文本,更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方法论: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平衡,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兼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融合。各地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深刻领悟“治理为民”的核心维度,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权益保障为支撑,不断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党员干部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当好基层善治主心骨,在村民议事厅、屋场夜话等协商平台中主动亮身份、听民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面对宅基地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深水区,既要坚守政策底线,又要创新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工具。更要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让居家养老中心、四点半课堂等民生工程真正暖民心。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既是指引航向的“任务书”,更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稳粮保供中彰显政治担当,在产业振兴中展现创新智慧,在乡村治理中践行群众路线,以实实在在的奋斗足迹,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新时代让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的“山乡巨变”。

发布人:基层小喇叭 发布时间:2025-3-4 10:28 收藏 阅读人次:9095

初审:江容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