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榾柮边名燠室,有榕树处当凉台。”不知不觉在基层奋斗的日子又过一年,春风送暖,村口的榕树也有了新芽,树下休憩的村民也多了起来。还记得自己初来时,第一次下乡入村便被老榕树吸引,看着纳凉的村民便热情向前打招呼。时光无言,榕树在大地深处扎根,我也如它般在这片热土成长,每每想起那些在老榕树下的“谈心”往事,总觉爱意浓浓、倍感温暖。
初来乍到,与群众在老榕树下“谈心”,温暖互动拉近了距离,也沁润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挚情感。对于刚出“校园门”就进“基层门”的萌新来说,热情固然可贵,但直面落差、敢接挑战的状态更为必须。还记得第一次报到就与大家一起下乡,路上的颠簸让我有些头晕,初到村庄更为如何切入话题而烦恼,夏日午后的阳光还有些毒辣,就有不少村民坐在榕树下摇扇乘凉,他们上下打量着我,让我更显羞涩了。随着入村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也有了时间坐下来与大家聊一聊家长里短,从彼此的爱好个性到各自家庭的组成情况、从现实的难题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从村庄的长远规划到人员流失的现状……渐渐地,民情地图在心里清晰,大家也对我这个“外来客”从脸熟变成了“心近”。我想要快速度过“适应关”“信任关”,没有技巧,靠的是真情实感、用的是真招实措、凭的是真抓实干,唯有如此方能拉近距离,真正走进彼此的心。
摸爬滚打,与自己在老榕树下“谈心”,剖析反思带来了成长,也见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主动蜕变。在基层生活和工作,无论是与群众沟通,还是解决现实难题,无论是专注于内关注自身成长,还是绽放于外实现人生价值,每一步都得走得踏踏实实。还记得第一次写材料,大到立意、框架,小到标点、格式,我都搞得“一塌糊涂”;也记得第一次开展村民大会,大家的意见声、抱怨声此起彼伏,我接不住也兜不稳,为那个脆弱而消极的自己伤心;更记得第一次下田春耕,因没有经验把稻苗插得歪歪扭扭,害得大家再度返工误时又费力……这些让我难受的第一次,使我夜晚睡不着,就到榕树下与自己“谈心”,既问自己初心在否、更问自己是否足够用心,不断反思解剖、不断沉淀静心,就像聚焦“错题集”一样,我在修改与弥补中挥别那个意志不坚、动力不足、经验不够的自我,也在打磨淬炼中成长,真正像榕树一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凝心聚力,与青年在老榕树下“谈心”,鼓劲加油催生了力量,也引领了“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奋斗浪潮。随着乡村发展向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回乡创业,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遇到坎坷与考验他们迫切需要有人帮一把。在榕树下,我聆听他们的诉求和心声,从创业缺人手、缺资金、缺技术的困境,到初具规模但销路一直受限、市场前景不明朗的信心不足,每每此刻,我都常说,“没事,我多去想想办法,你们也再试一试,下次碰面再看进度如何。”就这样寒来暑往,从积极参与宣传入户、挖掘人才家底的工作,到联系资源、对接专家学者帮助青年为技术问诊;从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到引入数字技术、打造宣传平台,让更多直播间为其助力造势……后来,有很多创业项目慢慢有了起色、出了成绩,为他们高兴的同时,更为乡村无限前景而激动泪目,一次次奋斗浪潮也定会引领美好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