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要把握政策引领、人才培养、应用导向三个方面,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政策引领,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硬支撑”。政策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指挥棒”与“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工具箱”,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打造多元化投入“生态圈”,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完善产业政策,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此外,出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政策,构建人才吸引“强磁场”,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人工智能发展。
聚焦人才培养,激活人工智能发展“强引擎”。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要聚焦人才培养,锻造专业尖兵。一是加强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育“高速路”,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打造专业人才“蓄水池”和“储备库”。二是开展在职人员培训,针对不同行业领域需求,开展“定制化”技术培训方案,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变“门外汉”为“行家里手”。三是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与优厚待遇,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吸引全球优秀人工智能人才汇聚中国,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强大引擎。
突出应用导向,拓展人工智能发展“新场景”。应用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试金石”与“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党员干部要突出应用导向,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在制造业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制造“新样板”,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益化。在医疗领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医疗“新助手”,辅助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健康管理,造福百姓健康。在交通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交通“新大脑”,实现智能交通管理、自动驾驶等,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同时,深度拓展人工智能在教育、农业、金融、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