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建设农业强国,党员队伍是关键。农村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处理好“三对关系”,让农村党员教育真正“入味三分”。
把握高站位与接地气的辩证关系,让教育内容既要充满深度又要贴近实际。农村党员教育首先要有高站位,即要紧扣时代主题,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党员教育中,必须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各级党员教育主体班次,确保党员能够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高站位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农村党员教育还要接地气,要结合农村实际和党员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党的理论,让党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创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线上教育、互动教育等,让党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等形式,让党员亲身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实践中的成果,从而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把握严管理与厚关爱的辩证关系,让教育过程既要严谨严肃又要温暖人心。农村党员教育需要严管理,即要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确保党员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针对部分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要督促其切实履行好管理党员、教育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农村党员教育还要厚关爱,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其排忧解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要注重发挥党员作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和乡村治理,为农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向先进看齐、向优秀学习。
把握学理论与抓实践的辩证关系,让教育成果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农村党员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结合。理论学习是党员教育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开展工作。还要将理论学习与农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党员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组织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党员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同时,还要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形式,让党员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党员的良好形象和风采。同时,还要加强教育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