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李柏霖:争做一名基层工作的“守望者”​

浙江省龙游县詹家镇人民政府 林臻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田野诗班”的春天》一文报道了乡村教师李柏霖的典型事迹。在广袤的基层土地上,总有一群人如静默的灯塔,以信念为光、以情怀为帆、以行动为桨,在岁月的浪潮中坚守着最初的理想。湘西教师李柏霖便是这样一位基层工作的“守望者”,她用数年如一日的耕耘,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让知识的春风拂过每一张稚嫩的脸庞。对于广大基层工作者而言,要读懂李柏霖身上蕴含的“守望”密码,让这份守望精神在基层工作的各个领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信念为基,在坚守初心中锚定方向。信念是照亮人生航程的灯塔,更是支撑基层工作者守望到底的精神支柱。李柏霖放弃城市的优渥条件,毅然回到湘西山区任教,这份选择的背后,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的坚定信念。在基层工作中,信念如同深埋地下的根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支撑着整个事业的大厦。当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琐碎的日常事务时,唯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我们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基层工作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相对匮乏、任务繁重复杂、成长空间受限等。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迷失方向,陷入“得过且过”的泥沼。李柏霖的坚守告诉我们,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力量。它体现在每一次备课的深夜灯火里,体现在每一次家访的跋山涉水间,体现在每一个鼓励学生的眼神与话语中。基层工作者要以李柏霖为榜样,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坚守初心中明确自己的使命担当,让信念成为穿越风雨的铠甲,成为守望基层的精神之魂。​

以情怀为帆,在关爱奉献中传递温暖。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怀的事业,基层工作亦是如此。李柏霖对学生的关爱,早已超越了普通师生的范畴,她更像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她用自己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用情怀搭建起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在基层工作中,情怀是拉近与群众距离的黏合剂。当我们以真情换真心,用关怀暖民心时,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基层工作者面对的是最真实的民生百态,既有家长里短的琐碎,也有急难愁盼的难题。唯有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情怀,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让每一项政策落地都充满温度,让每一次服务都能温暖人心。李柏霖的情怀不仅滋润了湘西山区的孩子们,更启示我们:基层工作不是冰冷的事务性操作,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交流。要带着念兹在兹的情怀去工作,让我们的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以行动为桨,在务实奋进中铸就辉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守望基层,不仅需要信念的支撑和情怀的滋养,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李柏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她深耕教学一线,不断探索适合山区学生的教学方法;她积极推动乡村教育改革,为山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工作者应有的务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每一项工作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虚浮和敷衍。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还是社会治理中的矛盾调解,都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推向前进。李柏霖的行动告诉我们,守望基层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我们要勇于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能力,敢于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善于在创新中寻找突破。要以行动为桨,务实奋进,在基层工作的浪潮中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发布人:12371网友d7byg9 发布时间:2025-4-29 11:42 收藏 阅读人次:2395

初审:吴晓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