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刀刃向内的“手术刀”,更是映照作风的“正衣镜”。在作风建设常态化推进的当下,党员干部查摆问题不能停留在“列清单”的表面功夫上,而要以拎清问题本质、清零顽疾病灶为导向,让每一张问题清单都成为改进作风的“作战图”和“销号表”,驰而不息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精准查摆,把问题“拎明白”。一些党员干部在查摆问题时存在“炒冷饭”现象,导致问题拎不明白、实效打折扣。有的照搬过去的问题清单,仅换顺序、改表述,满足于“表面过关”;有的通篇空话、套话,翻来覆去“车轱辘话”,让问题查摆流于形式。问题“拎”得越清楚,整改才能“清”得越彻底。党员干部要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度量衡”,紧扣精文简会、公务接待、会务活动、经费管理等关键点,秉明察秋毫之细、持“照妖镜”之鉴,以“火眼金睛”精准扫描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既要细查明处显性问题之“形”,亦需深挖暗处隐性问题之“魂”,真正让“病灶”无所遁形、“靶心”清晰可辨。
动真碰硬,让问题“真销号”。若只查不改、久拖不决,问题清单将沦为“问题陈列馆”,失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整改要动真碰硬、攻坚克难,上下协力、加强联动,持续用劲、步步为营,不达目的不罢休。党员干部在面对问题清单时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拒做“表面文章”,对照问题清单定制“一人一方”整改方案,聚焦“硬骨头”攻坚突破,力戒“纸面整改”“数字清零”等形式主义弊病。要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纳入“必修课”,通过“以案释纪”警示教育、“沉浸式”党性体验等方式,从思想深处摒弃“闯关”心态。要以群众满意为“试金石”,用“满意度测评”“重点任务完成率”等“硬指标”说话,让问题整改经得住实践检验,确保作风之弊真改、为民之心真暖。
长效固本,使问题“防回潮”。习近平总书记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旦整改没有长效规划作为支撑,那些被查摆出的问题很快就会重新冒头,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要持续强化监督执纪的威慑力,秉持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对各类作风问题坚持露头就打、有案必查,以此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力度不断加码、标准始终如一的坚定决心。要构建“查、改、治、建”全周期机制,对高频问题建立“负面清单”动态更新制度,对共性问题完善“补丁机制”,让制度“长牙”“带电”。要以“闭环管理”筑牢长效之基,构建“整改—验收—销号—回头看”全链条机制,对已整改问题常“回头望”,防止“旧疾复发”;对长期任务纳入“责任田”常态化耕耘,杜绝“虎头蛇尾”“半拉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