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金薮乡紧扣党员教育核心任务,突出以讲为径,着力延伸讲的触角、创新讲的形式、放大讲的效应,构建“全域覆盖、多维互动、学用一体”的党员教育新范式,确保党员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延伸讲的触角,构建全域覆盖的宣讲体系。
依托“有形载体”,开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宣讲教学,实现党员教育“零距离”。一是“乡级党校”示范引领。高标准打造“星级党校”主阵地,整合远程教育平台和智慧党建系统,开发“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云端课堂”综合体系,设置政策解读、技能实训、成果展示等专题课程,已覆盖党员干部800余人次。二是“村级阵地”精准渗透。以1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探索推行“三长制+”管理模式,借助“村村响”广播、流动放映车等媒介,结合村情实际开设“板凳宣讲会”“屋场夜话会”,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三是“田间课堂”灵活嵌入。邀请退休党员干部和“土专家”“田秀才”组建宣讲队伍,在万亩油茶林基地、千亩粮食生产示范片等课题一线,结合产业发展、农事活动开展“理论+技术”双讲模式,拍摄《金薮视线》系列教学资源片,推动“生产间隙学政策、田间地头传技术”。
创新讲的形式,构建多维互动的感知场景。
注重“有感体验”,开展双向双线的沉浸式宣讲教学,激发党员干部参与热情。一是“你问我答”解疑释惑。充分发挥党员、邻长主体作用,设置“政策咨询台”“民情反馈角”,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模式,围绕土地流转、农机补贴等热点问题做好政策解释说明,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实现学习过程双向互动。二是“云端学习”跨屏互动。搭建“线上微党课”直播间,组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轮流给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领学党的创新理论,推出“1+1+1”套餐,即每月开展一堂远程党课、课后开展一次问答互动、鼓励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得到农村党员的积极参与。三是“文艺浸润”焕新活力。挖掘本地花鼓戏、三句半等非遗文化资源,结合湖南省“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艺汇演、“我爱湘潭我的家”村规民约展示活动,创作《秀美金薮》歌曲作品,开展一堂浸润式“文艺党课”,焕新党员教育活力。
放大讲的效应,构建学用一体的闭环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学用转化、实绩检验、正向激励的导向,推动宣讲教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效。一是项目领办促转化。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行动,设立党员示范岗、“邻长”示范岗,在基层宣讲、助企纾困、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任务一线领办民生实事项目,全面促进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助推基层党组织“四亮行动”提质增效。二是志愿服务践初心。将党的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乡村志愿服务队伍,设立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助老扶困等服务岗位,帮助村民处理“微问题”、提供“微服务”、实现“微心愿”。三是正向激励提动能。将宣讲学习情况、实践担当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推荐一批讲奉献、肯作为、有担当的党员邻长,评选乡级“三星级邻长”、市级“五星级邻长”,提升党员干部主动干事创业的动力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