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锤炼过硬作风。推进学习教育纵深开展,要坚持知行合一,把握“学”的真谛、找准“用”的路径、坚持“常”的态势,不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活学入心,上好真学真信的理论武装课。理论学习若只是机械性地抄写朗诵,便如同种子洒向石板,注定无法生根发芽。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真正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一方面,要在思想认识上“活”出深度,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主线,将中央八项规定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中解读,让党员干部在逐字咀嚼中感受“铁规矩”的政治担当、在精神淬火中校准“硬杠杠”的价值坐标。另一方面,要在学习方式上“活”出温度。打破照本宣科、机械诵读的“窠臼”,通过构建“沉浸式教学+情景化实践”教育生态,将红色研学基地打造为作风建设情景课堂、把典型案例转化为直击心灵的警示教材、利用VR技术再现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回响等,让理论学习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实现“思想扎根”的满园春色。
活用见行,上好深检深改的实践实干课。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实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的点滴行动中。要用好检视问题这面“镜子”。党员干部要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察自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政治品格的“度量衡”,通过“党性三问”叩击灵魂:是否在人情往来中模糊了公与私的边界?是否在惯性思维中弱化了纪律的刚性?是否在繁琐事务中消解了为民的初心?以“红脸出汗”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为熔炉,烧灼“侥幸心理”的残渣;用“开门纳谏”的群众监督机制为明镜,照见“官僚习气”的积弊。要用好“小切口”做出大文章。从“一顿饭”“一张卡”“一辆车”的细节切入,破解“破窗效应”的连锁反应;以“精简会议”“指尖减负”的实效为支点,撬动“形式主义”的深层梗阻……让作风建设成为每个党员干部流淌在血液里的真正自觉。
学用相长,上好常为常成的终身修炼课。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以慎终如始的态度,通过“学”“用”结合打通知行合一的“任督二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变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内功修养”,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将“学”的成果在“用”的实践中检验。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明确纪律规矩、制订实施细则、建立群众“好差评”体系,让党员干部在公务接待中习惯“四菜一汤”的清爽、在服务群众时养成“马上就办”的习惯、在基层调研时践行“四不两直”的作风。要将“用”的困惑在“学”的思考中破解。要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式中,不断加深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的领悟,持续优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方式方法。当遭遇人情往来与纪律规矩的冲突、传统习惯与新规要求的矛盾时,要回归到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学习研讨中,通过专题研读、解析案例、集体研讨等,让党员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明晰纪律边界、在理论根源中寻求破题之法,为奋进新征程汇聚起穿越风雨、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