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加强党建引领,持续推动农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在引才、育才、聚才等方面下足功夫,着力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新农人”“农创客”等本土人才的乡土情怀转化为反哺乡村的不竭引擎,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架桥梁引才返乡,在广纳群贤、精准匹配上发力,推动人才储备实现新扩充。深入实施“智力回流”计划,推动本土人才和乡村发展双向奔赴。党工委组织部全覆盖走访10个镇街,深入摸排农村人才缺口和镇街引才意向,梳理形成各镇街人才资源需求台账,指导镇街根据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等需求,通过公示栏等及时发布就业岗位清单和创业项目信息。镇街采取主动登门拜访、电话联络、座谈联谊、宣传创业政策等方式,对在外技能人才、外出经商人员、本土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进行深入摸排,全面掌握从业情况、能力专长、回乡意愿等信息,建立本土人才资源库,梳理有返乡创业就业意愿的人才形成台账,安排专人跟踪联络服务,点对点宣传动员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兴业。
建平台育才兴乡,在技能培养、实践历练上发力,推动人才能力得到新提升。大力实施“人才培育”行动,聚焦技能学习和实践锻炼双向培养。搭建理论学习平台,结合村干部培训、党员冬训、后备力量培训等契机,以课堂培训、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围绕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电商运营等重点内容开办培训班13期,培训各类人才2300余人次。将科技特派员、农业企业技术骨干、农业农村领域领导干部、现有的土专家、田秀才等90余人纳入技能培训师资库,围绕食用菌、猕猴桃、生态鱼养殖等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帮扶等480余次。搭建实岗历练平台,每年以镇街为单位按照生产经营型、技术带动型、社会服务型等择优推荐农业技术骨干、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人员、优秀青年人才,选派到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跟班锻炼,提高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实践能力。
强保障聚才留乡,在优化环境、营造氛围上发力,推动人才效能迈上新台阶。有效实施“生态优化”工程,围绕人才发展和群众认同双向发力。开辟人才成长渠道,安排镇党委班子成员“一对一”联系帮带,帮助尽快熟悉村情民情、掌握相关政策,理清工作思路,遴选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库进行重点培养,按程序充实进入村“两委”班子,累计117名农村本土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力量库,56名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营造爱才敬才氛围,将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纳入区级人才评选范围,累计30余名本土人才成功获评区级拔尖人才,深入挖掘本土人才典型事迹,通过区级以上媒体广泛宣传,提升本土人才知晓度和荣誉感,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