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为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委(党组)要以“三化融合”为有力抓手,全面激活机关党员培训的“动力引擎”,推动机关党员在思想、能力和作风上实现全方位提升,以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要求。
内容系统化、筑牢思想根基,让理论学习“有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学习是党员提升思想觉悟、增强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机关党员来说更是如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机关党员肩负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精准把握工作重点,高效履行自身职责。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起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体系。要紧密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将理论学习与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内容有机融合,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共进的学习格局。使机关党员在强化理论武装的同时,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方式多元化、激发学习活力,让培训过程“有温度”。多元化培训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党员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多元化培训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机关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机关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必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充分激发机关党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线上学习、网络直播、在线研讨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机关党员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优质的教育培训,实现学习的便捷化和常态化。同时,要组织机关党员深入基层一线、项目现场、红色教育基地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志愿服务等活动,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机关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管理精准化、提升培训质效,让成长路径“有精度”。精准化管理是确保机关党员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党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党员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内容真正符合党员的成长需要。机关党员教育培训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机关党员的学习需求,为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要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学员的考勤考核等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高效推进。在培训结束后,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反馈机制,对机关党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跟踪评估,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实际效果,为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使培训真正成为提升机关党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