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高校毕业生 以青春之名 燃“大我”之芳华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双港街道办事处 蒋方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进入六月,毕业的骊歌再度响起,有人选择都市霓虹、有人奔赴诗和远方,而那些将目光投向基层的青年,早已在与时代同频、与民心同行中,找到了青春奋斗的航向。基层是最好的成长课堂,也成为了无数人的逐梦主场,广大高校毕业生当以“青春之名”燃“大我”之芳华,真正在成长拔节里聆听生命的回响、在为民担当中感受幸福的温度、在奋斗征程上踏起逐梦的节拍,奋力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青春就应若劲竹凌云般向上生长,展现脱颖而出的“大我”之才。在校园生活里,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知识上,在浩瀚书海里徜徉、在厚重历史里拾金,让一个个“问号”带领我们到未知的地方、向往的地方,这份好奇与渴望可以说贯穿了我们的整个求学时光。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基层就是全新的成长课堂,在这里不仅有烟火袅袅、鸡鸣犬吠、荷塘月色等生机之景,也有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和无数历练。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应若劲竹凌云般向上生长,无论是走进农家院子,与群众深入聊聊所思所想所盼,通过架起“连心桥”而获得心理共鸣和情感同频,还是蹲苗于田间地头,主动向职业农民、农技专家等学习农耕专业知识,无论是身兼“数职”,在调解居民矛盾、做好政策宣传、推动产业发展中获得不同的实战技巧,还是在边学边干中不断拓宽眼界、启迪思考,这些都能促进高校毕业生们在时时拔节中奔赴下一程山海,真正在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中实现破茧成蝶,走出别样精彩的人生之路。

青春就要有初心如炬的滚烫情怀,涵养枝叶关情的“大我”之境。对于我们而言,大部分人的童年记忆都与乡村相连,是午后温暖的阳光、是清晨微凉的露水、是晚间嬉戏的欢笑,也是来自乡亲温暖的问候、来自家乡浓浓的爱与包容。于是,有颗“种子”在内心扎根,那就是“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价值追求,也有种“声音”在一直呼唤着你我,那是“反哺桑梓心犹丹”的情怀所系。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广大高校毕业生当有初心如炬的滚烫情怀,让这情怀在万家灯火里点亮,既要以甘当小学生的谦逊虚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请教,学会提炼基层智慧将其化为解决问题的法宝,同时更要挽起袖子加油干,用心用情用力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办排忧解难的好事、多做雪中送炭的暖事、多干造福百姓的实事,用心把一张张“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从群众的笑脸和认可中收获满足,真正以枝叶关情的“大我”情怀投入到群众工作之中,用实干和担当唱响“明天会更好”,真正书写群众满意的答卷。

青春就该像烈焰燎原般炽热绽放,迸发逐梦未来的“大我”之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选择享乐还是吃苦、选择躺平还是忙碌、选择躲避风雨还是直面挑战,这看似是一种“选择”,却透视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也自然链接着不同的人生。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深悟“先苦后甜”的道理,主动走出“舒适区”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翱翔与搏击,既是人在“拔节孕穗期”所需要的重要试炼,更是助燃事业、服务大局、追逐梦想的必要路径。所以,广大高校毕业生当像烈焰燎原般炽热绽放,让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以昂扬斗志和饱满热情奔赴基层,把这里视为逐梦的广阔舞台,敢于从最困难、最棘手、最复杂的问题入手,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魄力,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书写非凡答卷,同时也要迸发“敢为天下先”的进取之势,以创新思维、匠心钻研催生更多新变化,真正迸发逐梦未来的“大我”之志,在奋楫逐浪中抵达目的地,努力在新的领域展翅高飞,在基层唱响铿锵动人的青春之歌。

发布人:蒋方莹 发布时间:2025-6-5 11:00 收藏 阅读人次:1551

初审:亦星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