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赓续文明血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更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文化传承、文化创新、躬身践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溯文脉之源,凝聚精神传承伟力。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唐宋诗词的璀璨星河,从革命年代的红色火种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不变的是传承文明的使命,不变的是守护精神家园的执着,不变的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深耕文化沃土的责任担当。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在传统节日传承、非遗技艺保护、乡土文化振兴等方面发力,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优秀文艺作品浸润心灵、启迪智慧,一路走来,无数文化工作者怀揣热忱,在传播文明、滋养心灵中凝聚起民族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守护文化遗产的根基,还是开拓文化创新的天地,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永葆对文明的敬畏之心,始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既要俯身倾听群众的文化诉求,将基层的声音转化为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也要主动作为、积极传播,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开花结果。
破思维之茧,激荡文明发展动能。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守成与革新的抉择,是秉持“不日新者必日退”的理念大胆突破,还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主动跳出思维定式,打破路径依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多在数字文化传播、沉浸式文化体验、跨界文化融合等领域探索创新,方能在不断试错中积累经验、在持续突破中开拓新局,展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胆识,将精神文明建设的火炬高高擎起,在时代浪潮中奋力书写新篇章。在以创新推动发展中,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真正汇聚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的强大力量,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践躬身之行,绘就社会文明新篇。当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面貌,无论是街头巷尾的文明标语传递温暖,还是志愿服务的红马甲点亮城市,无论是社区里的道德讲堂弘扬美德,还是网络空间的清朗行动净化环境,我们深切体会到,文明风尚是靠点滴行动汇聚而成,唯有知行合一、持之以恒,方能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广大党员干部作为践行者,身处精神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要深知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主动以躬身实践之态投身文明创建,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迸发“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规范抓起,在文明交通引导、文明餐桌倡导、文明家风培育等具体行动中率先垂范,真正汇聚起践行文明的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描绘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壮美画卷,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留下坚实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