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雨纷纷,又是“佳梅”上市时。在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的连绵山野间,漫山的杨梅树早已“披红挂彩”,颗颗果实如玛瑙般压弯枝头。走进马涧镇顾峰家庭农场,梅农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只见他们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翻飞起舞,指尖轻旋,带蒂一掐,饱满的杨梅便如珠落玉盘般坠入竹筐,顷刻间堆涌成丘。
“这几年,我们给杨梅大棚装上了‘数字大脑’,水肥一体化设备成了贴心管家,在家点点手机就能照看杨梅长势,真是省心又省力!”杨梅大户胡金阳高兴地介绍道,“多亏了这些‘科技新农具’,让咱们种杨梅彻底告别了‘看天吃饭’的老黄历。今年杨梅不仅抢鲜上市了20天左右,品相、产量更是不断提高。今年呐,又是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年!”
在兰溪市国际杨梅研究中心,一条斥资1200万元打造的第四代无损分选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传送带上的杨梅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依次通过光谱检测仪的智能检测。智能机械臂化身“精准分拣师”,依据甜度和大小将果实轻巧投入不同通道,再由工人熟练打包装箱。这条智能产线,正是提升分拣效率、加速杨梅“鲜”达的“高速路”。
一颗颗小小的杨梅,如今正托起一个“十亿级”的富民产业。近年来,马涧镇坚持以科技赋能为“金钥匙”,不断深化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果树研究所的党建联建合作,聚焦“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挖掘、培育和推广农业新质生产力,开创杨梅产业新格局。2024年,马涧镇杨梅全产业链产值就已经突破了10亿元,让杨梅不仅甜在消费者的嘴里,更甜在了老百姓的心里。眼下,马涧镇每日最高订单量已突破7000单、售出杨梅2吨以上,让梅农们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