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与“实”俱进 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四川省天府新区眉山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杨雪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党员集中轮训计划、开展专题培训。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大基层党组织需紧扣“实”字主线,筑牢信仰之基、创新载体路径、深化成果运用,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以实学铸魂强根基,持续加强理论政策武装。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思想武装是党员教育的“必修课”。唯有方向不偏、导向鲜明,才能拧紧思想“总开关”,让党员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要学思想铸忠诚,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轮训、理论宣讲等载体,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农村党员透彻领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深悟透、学准做实中,为思想“充满电”,给精神“补满钙”,将对党的忠诚镌刻于心。要学典型强党性,深挖本土红色资源与身边先进典型,将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身边榜样的鲜活实践转化为“带露珠、冒热气” 的生动教材,以“案例启发”推动理论讲解与实践案例深度融合,让党员在追忆红色历史、对标身边榜样中传承基因、找准差距,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共鸣”的认知跃升,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思想穿透力。

以实招破题优机制,持续推动素质能力提升。农村党员群体存在年龄层次多元、文化基础差异明显的特点,若用“大水漫灌”培训模式,易致党员需求与内容供给错位,削弱教育效果。要打造“沉浸式”课堂,按“干啥学啥、缺啥补啥” 原则,聚焦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为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定制 “田间实训课堂”,将教学延伸至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农村党员实操能力。要构建“云端式”课堂,针对流动、外出务工党员,依托共产党员网、远程教育平台及微信群,构建“云端式”课堂,推行“线上送学+流动地跟学”教育模式,打造“指尖即学、云端可及”的立体学堂,打破学习时空限制,实现从“固定课时”到“全时在线”的升级,让党员随时随地充电。要推行“互动式”课堂,组织党员赴先进基地“取经问道”,汲取成功经验,邀请农业专家、乡土人才下沉一线,以“方言土语”“大白话”解析政策技术,做到简单易懂、生动鲜活、接地气,让党员边听边问、边学边思,推动培训内容转化为手中策,实现提质提效。

以实干增效促转化,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成效的“试金石”,党员教育培训要找准学用结合点,将理论转化为服务群众、发展产业、基层治理的能力,以“三个转化”构建学用闭环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培训成果提质提效。要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力,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主动投身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民生实事,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带动力,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推动党员在农业园区、产业基地结对帮扶农户,在产业规划、技术推广中探索创新,争当乡村产业“领头雁”,带动群众增收,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要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引导党员牵头领办民生项目,通过岗位练兵,以党员带头带动群众参与,推动党员将民生清单变为履职成果,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发布人:12371网友6683jt 发布时间:2025-6-11 23:33 收藏 阅读人次:2535

初审:向阳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