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是否到位,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主动把群众“请进来”、把自身“摆进去”、把职责“扛起来”,在开门教育中纳良言、祛顽疾、改作风,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把群众“请进来”,畅通渠道纳良言。引导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开门教育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允许群众“开麦”评价,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改进作风大有裨益。坚持开门教育听“真”音、“真”听音,就要走到群众身边,直插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开门教育丰富内涵,以为民办实事为方向,以作风转变为目的,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主动“沉下去”,全面收集梳理群众对党员干部自身、对乡村振兴、对急难愁盼小事的“真”意见和“真”建议。真开门、广开门、长开门还需要些“真”功夫。要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开门教育形式。公开线上线下征集方式,确保渠道畅通;允许批评争议存在,鼓励内容多样;引入不同群体参与,保证视角多维。不随意“过滤”,不故意“遮掩”,让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风向标。
把自身“摆进去”,刀刃向内祛沉疴。开门教育提供了“送上门”的社情民意,有助于党员干部知不足而修身,明方向以前行。敞开大门搞教育收集的每一条问题,都是干群利益相互奔赴的“最大公约数”。改,则两利;不改,则两伤。找准“病根”是前提。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结合群众的意见建议,以“解剖麻雀”的态度,由小及大,全面检视自身在工作作风、为民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准“药方”更是关键。要花大力气在整改上。对立行立改的问题马上改;对在纪律规矩、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跳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整改局限,坚持挂图、开门作战,制定阶段性、可行性的整改措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把职责“扛起来”,久久为功转作风。从“徙木立信”到“化风成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开门教育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清醒地暴露在群众监督的“探照灯”下。从“衙门作风”到“走村入户”,从“文山会海”到“精文减会”,整改成效如何,群众是“阅卷人”。“己不正,焉能正人。”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驰而不息、力度不减、寸步不让”的决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杜绝老问题改而复燃、新问题凸显萌发。要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优势,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中,以优良作风赢得民心、凝聚力量,抓住干事创业的主动权,把作风建设成果切实转化为为民服务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