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野生菌上市,为有效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云南省景东县龙街乡多依树村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双绑形式,用“彝语+普通话”双语宣讲,将一份份《景东县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告知书》郑重递入8个村民小组、166户常住人家。让一纸薄书,叩开守护生命的安全门、凝聚共识的治理门、通往振兴的发展门。
一纸薄书,敲开安全门,于细微处筑牢民生安全底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基层工作虽千头万绪,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始终是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如果连安全工作都做不好,何谈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野生菌是无量、哀牢两山的“赠礼”,也是悬在人民生命健康之上的“利剑”。入户送达告知书,正是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转化为脚下沾泥、肩上扛责的生动实践。我们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神曲“云南菌子歌”切入村组微信群,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双绑下组,入户开展“一对一”双语宣讲。采用小视频、图册对照、“线上线下”双结合等方式,将毒菌形态、误食危害、应急措施等知识掰开揉碎,让安全意识直抵人心。一张薄纸承载千钧责任,它不仅是风险识别的警示灯,更是应急处置的救命符。
一纸薄书,敲响治理门,于末梢处织密群防群治安全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食品安全治理之要,在于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防火”。野生菌中毒的化解之道在于唤醒群众自主防范意识。入户宣传正是巧设治理“前哨”,从医院抢救转化为家庭预防的关键一技。在农家小院,我们以近日“一盘毒蘑菇,‘放倒’一家人”热搜事件——湖南一家6口因误食“灰花鹅膏菌”中毒住进ICU,5岁儿子不幸离世的真实悲剧敲响“采菌食菌”之警钟。当村中小年轻主动将“辨别毒菇”的教学视频转发到村群,当村民杨大婶主动劝阻邻人采摘路边不明菌类,当护林员老周将“红伞伞白杠杆,吃完一起躺板板”的魔性抖音神曲添加到手中“小喇叭”遍山循环播放,治理的“独角戏”便升华为全民参与的“大合唱”。一纸告知书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使每个村民都成为风险防控的“移动哨兵”,织就一张“人人警觉、户户联防”的安全天网。
一纸薄书,敲响发展门,于源头处护航野生菌产业发展。“产业之兴,必固其本;品牌之立,必安于质。”景东是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小小野生菌是绿水青山孕育的“生态金矿”,更是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若是未在广大村民采摘时把控好“识货关”“源头关”,频发的毒菇中毒事件或成悬顶之刃,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更易在“快流量”时代引发信任危机,动摇产业根基。入户送达告知书,正是为特色产业“清障护航”的关键一招。通过持续提升村民辨识能力与风险意识,有效降低误采误食概率,从源头上捍卫“景东野生菌”的品牌声誉。当消费者因安全可控而放心购买,当抖音等电商平台以“景东认证”作为品质背书,“小伞帽”才能真正成为乡亲们致富的“绿色银行”。这份始于“一纸薄书”的坚守,终将化作守护千家万户的磅礴力量,让父老乡亲在生态富足中尽享岁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