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上下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文风背后是党风,字里行间见作风。当一纸通知动辄数千言,一份报告穿靴戴帽过半,文风的“臃肿”已非文笔之弊,实为作风之疾。为公文“瘦身”刻不容缓。
思想提纯,去虚浮以促实效。“文风出了问题,根子不在‘文字’上,而是在思想深处。”一些单位奉行“材料出政绩”,将公文厚度等同于工作力度、任务强度,动辄万言空谈,将具体工作淹没在“高度重视”“成效显著”的虚词套话中。此类“注水写作”,背后反映出唯上不唯实的政绩观错位与懒政怠政思维。革除积弊,首在思想“脱水”:各级党组织必须将改进文风作为作风建设关键一环,树牢“解决问题胜过粉饰太平”的鲜明导向,让“纸面文章”贴近“地面实情”。唯有让“写短文、讲真话、干实事”内化为治理信仰,方能挤出文件水分,让字字千钧,承载起经世致用的分量。
文字精炼,削冗赘以见真效。“文贵于精,意贵于达”,公文冗长如裹脚布,重重阻滞思想传递与行政效率。当下不少文件沉溺于套路化模板,核心要义反被淹没于滔滔辞海。正本清源,必须“刀刃向内”狠削冗赘:要倡导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靶心;力戒空话空语,剔除注水“花边”;推动数据图表替代繁复叙述,以可视化提纯信息浓度;刚性约束文件体量,严禁叠床架屋、穿靴戴帽。唯有令每个字符承载实意、每段文句直指要害,方能淬炼公文短、实、新的“真金”与“锐度”。
制度固本,严把关以保长效。“善除弊者不绝其源,善防患者清其本”,根治“文山”顽疾,关键在刚性约束。力戒形式主义,需筑牢制度堤坝:要严控源头数量,划定发文“红线”“底线”,凡线上沟通可解者禁发纸质文,上级已明令者禁层层加码转发;强化质量双审,既严核体例规范,更深查政策衔接性、数据真实性;突出效果导向,将“群众是否可懂可办”嵌入评价标准,倒逼公文语言“脱虚向实”,转化为可操作、接地气的“明白策”。惟有依靠铁规发力、制度生威,方能确保精文减负成为常态,清新文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