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每年六月被确定为全国“安全生产月”,2025年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各级各地唯有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须臾不可懈怠的紧迫感,把补短板、除隐患、扛责任贯穿安全生产始终,方能将安全发展理念转化为守护民生的实际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抓安全教育,短板补强不松劲,确保安全意识入人心。安全生产,意识为先。以天天归零的心态抓安全教育,以全覆盖、全天候、全渗透为抓手,切实筑牢思想防线。以常态化教育夯实思想根基,建立班前十分钟安全微课制度,将事故案例、操作规程编成口袋书,利用碎片化时间强化记忆;推行VR事故体验,让员工在虚拟场景中感受违规操作后果,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精准化培训补强能力短板,针对新员工、转岗人员、高危岗位等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理论+实操双考核,确保不达标不上岗;建立师徒结对机制,让老师傅手把手传授经验,避免经验断层。以持续性警示绷紧意识之弦,定期开展“隐患曝光台”“安全大家谈”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作业现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将安全标语、警示漫画融入环境。
盯隐患排查,盲区清零不停步,织密风险防控立体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风险之患往往始于认知盲区,唯有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风险防控体系,才能筑牢安全防线。以动态监测夯实认知根基,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对高危行业、重点领域实施风险数据库动态更新,将老旧设备、新兴业态等隐患纳入全景画像;运用红外热成像、气体监测等智能设备提升识别精度,让设备异响、数据异常等微表情无处遁形。以闭环管理筑牢制度屏障,构建发现—登记—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链条,建立双随机排查机制,杜绝痕迹管理,推行隐患换积分激励机制,培育人人都是安全员的主动意识。以一线法则深化治理效能,将风险识别会开到作业现场,推广问题从现场来、方案到现场去的治理模式,实施网格化管理,切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护网络。
抓责任落实,链条拧紧不悬空,确保安全措施见实效。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唯有以事事落实到人的执行力抓责任落实,才能真正筑起不溃不漏的安全堤坝。以全过程责任追踪夯实履职根基,建立“一岗双责”清单,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道工序,实施“责任状+承诺书”双轨管理,杜绝签字背书走过场,将隐患整改率、应急演练参与度等纳入绩效考核,与晋升评优直接挂钩。以全方位制度保障织密监管网络,在重点区域部署AI摄像头、可燃气体探测器等设备,实现24小时风险监测;建立暗访曝光台,定期组织媒体、群众代表突击检查,对安全通道堵塞、特种作业违规等突出问题零容忍。以全链条责任传导压实治理担当,推动党委、政府落实属地责任、行业部门扛起监管责任、企业主体压实直接责任,通过“三级联查”机制,对责任空转、推诿扯皮的单位挂牌督办,建立“一案双查”制度,既查直接责任人,更追查领导责任,让失职必究成为带电的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