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将人民置顶 开门教育让作风建设可感可及可知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 喻翔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开门教育不仅是整治不正之风的破题之钥,更是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将开门教育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将人民置于首位,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将人民期盼置顶,问需于民立好作风建设风向标,以真开门让群众可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学习教育开展得实不实、党风政风存在哪些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开展开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主动走出机关大门,放下身段、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多去田间地头转一转,观察最真实的场景、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全面掌握作风建设的一手资料。同时,要走好线上群众路线,通过设立网络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从群众的“牢骚话”中捕捉党风政风的真实意见,从“家常话”里了解“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质朴诉求。对群众的批评与诉求,要全部接纳,直面“逆耳之语”,对群众诉求逐一回应、逐一解决,让件件有落实、处处有回应,使其真正成为作风建设的风向标。

将人民立场置顶,问计于民找准作风建设着力点,以善开门让群众可及。开门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为群众办实事,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务必始终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立场贯穿始终,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不断叩开群众的心门,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采取群众“点题”、党员干部“答题”的方式,对群众问题逐条建立整改清单,明确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人,能立即整改的立查立改,对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需长期整治的稳步推进,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劲、效果不达标不罢休。要将学习教育与岗位履职、中心工作、服务群众紧密结合,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将群众意见转化为办实事的实效,秉持马上就办的态度,集中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门好进事难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大事,让群众看到实在变化、得到实在实惠,把群众“点题”转化为“点赞”。

将人民满意置顶,问效于民校准作风建设度量尺,以敢开门让群众可知。学习教育成效如何,关键看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但在开展开门教育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不敢直面群众真实评价,通过提前设计问卷、制定规则、“精选”代表等方式粉饰成效,无异于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打开大门,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通过现场办公、走访入户、随机抽查等方式,结合设立整改专栏、聘请“作风观察员”等途径,邀请群众参与评判,杜绝提前设计问卷、预设标准,切实将群众“家常话”“牢骚话”作为评判唯一标尺。要建立收集、解决、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通过满意度测评、走访座谈等形式,全方位接受群众评判。对效果不佳、群众不满意的事项及时“回炉补课”,直至群众认可为止,以作风建设新变化赢得人民信任与支持。

发布人:一颗发芽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5-6-25 16:16 收藏 阅读人次:1612

初审:余路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