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风拂过红河谷,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大寨乡的万亩芒果林悄然镀上金黄。穿梭于芒果林间的农户们,眉眼间盛满喜悦。“咔嚓”一声脆响,芒果坠入背篓,也装满了乡亲们鼓囊囊的希望。
近年来,大寨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苦下功夫,建立“235”模式做大做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采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盘活渡口后山荒地,按照“优质高效、规模发展、科技带动、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万亩芒果产业,进一步激活红色动能,助推绿色发展,将芒果树变成“生态树”和“摇钱树”,开启产业强乡的新篇章。
大寨乡芒果每年5月中旬开始上市,采收期60天左右,上市后平均每天摘果10吨,2024年收果约550吨,产值137万余元。这一“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促进群众实现务工与产业发展双丰收,有效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大寨乡万亩芒果基地监测服务观景台已建成,登台远眺,满山芒果林尽收眼底。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硕果累累,芒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乡支柱产业之一,切实带动群众稳定增收。下一步,大寨乡将依托合作社,通过兴村“金主播”拓展销路,加强精细化管理,全力打造“万亩芒果示范基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打好“绿色能源牌”,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