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我在基层“酸与甜”中淬炼成长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岩汪湖镇雷神庵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张季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4年8月,我来到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岩汪湖镇雷神庵村。时光荏苒,已近一载,回首望去,最深的印记不是繁杂的事务清单,而是那些直抵心灵的“酸甜”瞬间,其中既有基层工作的酸涩,亦有收获真诚的甘甜。这“酸甜”交织的淬炼,让我逐渐褪去青涩,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无字书。

俯身方识泥土味,体味基层之“酸”。初踏基层,以为会在产业兴村、项目强镇中尽一臂之力,实则如填写报表、站岗巡逻、走村入户等琐碎事务才是基层工作的真实底色,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曾泛起一丝酸涩。但这份“酸”正是读懂基层、感知民生的必修课。当村民质疑公益性岗位补贴“去向”,在报表和系统间核对发现早已打款时,我意识到看似冷冰冰的报表,其实承载着群众生计的温度,维系着党组织的信。这份琐碎的“酸”,是理想照进现实的清醒剂。当我在秧田里脚步一深一浅丈量早稻育秧面积,听农户细数干旱、洪涝、虫害的威胁时,看着嫩绿娇弱的秧苗,我领会到“靠天吃饭”的艰辛与粮食安全的重任。这份具体的“酸”,是体察民生多艰的苦味良药。当核实了解困难家庭情况、走进敬老院看到轮椅上的老人家时,我认识到基层工作就是在最实在、最细微处用双手托举希望。这份真实的“酸”,是擦亮党员初心的洁净布。这些点滴的“酸”不是为了消磨锐气,而是深刻体会“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必经之路,是读懂基层的必修课。

抬头始见满天星,收获真情之“甜”。在基层,若能向下扎根、用心做事,就能收获丝丝沁人心脾的“甜”。为结对帮扶的小女孩辅导作业、共读一本书,为监测户提供就业信息和产业帮扶后,某日我的声音从屋外传去,小女孩竟然雀跃而起,大人也热情地留我吃饭,那一刻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这是最醇厚的“甜”,让我真切经历:你若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把你捧在手里。穿着迷彩服在放学时到校门口站岗时,有名小男孩仰头问我是谁,听到“我是民兵”的回答后说:“你辛苦了”。这是最意外的“甜”,让我顿悟: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党组织的形象窗口,每一份坚守都会被群众看在眼里。跟进医保断缴的脱贫户完成续缴,那种释怀的心情;多方奔走协调,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充电桩项目蓝图初现,虽未竟全功却已点燃希望;使用“服务群众经费”为困难村民送去慰问物资,目睹他们舒展的眉头……这是最踏实的“甜”,让我学会:解一人之忧、成一地之便的实干就是基层工作的实质所在。这些“甜”是“酸”淬炼后的珍贵回甘,它驱散迷茫和犹疑,赋予我笃定前行的力量。

淬火青春担使命,砥砺初心向未来。一年时光,在“酸与甜”的反复淬炼中如白驹过隙。从最初方言交流的窘迫,到如今能更自然地融入常德语境,从单纯执行任务的“新兵”,到主动联络可做之事的“干事”,基层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唯有扎根泥土、心系群众、劲使实处,才能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收获光芒璀璨的“甜”。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我将倍加珍惜在基层熔炉中锻造的宝贵财富,将这份“酸与甜”的体悟,转化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强大动力。

发布人:愿咱踏实渡四季 发布时间:2025-7-5 18:47 收藏 阅读人次:1835

初审:易晗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