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随笔漫谈
@年轻干部 “了”解基层的“酸甜苦辣”
广东省雷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袁一彭炎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共产党人而言,接受真话,反映的是党性和担当;乐听真话,彰显的是胸襟和正气。对于新时代年轻干部而言,要学会接受“真”“话”,“了”解基层的“酸甜苦辣”,做到群众酸我,我不害怕;同事夸我,我不得意;工作难我,我不逃避;领导批我,我不反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真正做到受得了“酸”,忌满腹牢骚。
年轻干部应葆有接受真话、乐听真话的勇气和胸怀,正确对待来自群众的“酸”话,把服务对象的“酸言酸语”看成是激励自己踏实做人做事的“金玉良言”。年轻干部来到基层,树立任劳任怨的良好心态,保持来了就要做好、做了就要有担当的心态,不怕冷遇心酸,面对不信任、不支持、不理解,要有直面而上的斗争精神,常怀感恩心态、常做有益之事,少发牢骚、少说牢骚,将为民办实事作为自己工作中最大的奖励。只有经常听到广大群众的心“酸”话、“酸”心话,并且做到接受“酸”话、乐听“酸”话,才能确保自己在新的赶考路上考出好成绩。
真正做到耐得了“甜”,忌甜言蜜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青年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年轻干部要多一点为人民服务的“清醒认知”,少一点沉迷群众的“质朴甜语”;要多一点与同事相处的“明显认识”,少一点沉溺同事的“糖衣夸奖”;要多一点同领导面谈的“正确理解”,少一点沉浸领导的“好言表扬”,立起一道无形的“防火墙”,对于“甜言甜语”,做到免效、免疫、免入,虚心接受“真话”,才能防止自己的工作决策“因小失大”,也才能更好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真正做到扛得了“苦”,忌躺平享乐。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基层生活枯燥乏味、出行不便,但总要有人到艰苦的地方去,总要有人为之负重前行。年轻干部要把吃苦当作人生路上的历练,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用不变的初心浇筑“责任心”,迈好“声到”至“身到”的铿锵步伐,放下架子积极融入群众、扑下身子热爱这片土地、迈下步子解决民生盼点,愿和群众打成一片,学会饭后“串个门”;善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茶时“拼个桌”;常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田间“搭把手”,才会在急难险重中锤炼本领,才能在平凡工作中铸就不平凡的人生,才可以做到不负群众不负己。
真正做到吃得了“辣”,忌焦躁不安。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越到基层,工作越繁琐、接触群众越多,面对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十分复杂。越是微辣词语,越要不怕;越是中辣话语,越要不慌;越是辛辣叱语,越要不乱,做到愈是狂轰滥炸
,众议纷纭,愈要心明力定。年轻干部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推诿不扯皮不逃避,多学习处理“辣活”的技巧和方法,真心真情地接收“辣言辣语”,始终保持不骄不躁、不虚不妄的工作态度,才能在基层工作中越干越顺、越走越宽。
发布人:
奔跑的绿恐龙
发布时间:2022-4-16 10:04
赞
13
收藏
阅读人次:1942
初审:高朗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