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春之寄语 赠君山水碧连天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鸡街乡新寨村驻村工作队 邱贤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垂柳钓影风潜浪,翠入两岸映山峦。
  光踏新波奔空去,一叶舟子推歌还。

  这个春天,我于云南大理洱海湖畔,与这如梦似醉的“乡愁”有一场特别的约定,在杨柳依依之岸,沐清风暖阳,与苍山相依洱海为伴,看舟子夕归,闻渔歌唱晚,感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春之羁绊。而“明眸”多愁,曾几何时这份“乡愁”也因人们的“辜负”风雨飘摇,在这悠然美景之中,我看到了一幅励志的画卷,不由触景生情,寄语于心,勉之励之。

  在困境中当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魄,这种气魄是在不为一时坦途所惑的格局上,敢于刮骨疗毒治根治本的决心。洱海“保卫战”中,数不胜数的义无反顾穿插始终,宁可放弃环湖旅游经济带的“圈子”,打碎涉湖开发建设项目的“盘子”,拔除湖域内所有涉污涉违的“毒瘤”,也定要还洱海一片清静;宁可斥巨资实施环湖截污、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搬迁,也定要给洱海一个干净;更是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域发展,举全州之力实施依法治湖、全民治湖,让大家对待洱海多了一分冷静。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如此坚定的信念,才能在磨刀石上愈发锋利,于困境之中,利剑出鞘之时削铁如泥。

  在逆境中当有与时俱进的精心。洱海这颗曾被“辜负”的高原明珠,因发展中一时的粗心而蒙尘,如今,又因新发展的精心呵护而逐渐恢复光彩,在与时俱进之中,为适应新发展阶段,通过不懈努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已潜移默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洱海清大理兴”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扎根人心;为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洱海治理为切入点,全面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勠力同心、攻坚克难,采取了“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等一系列革命性举措;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生态立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经济发展战略,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递进,不局限于当下,以不断进取的精心付出,让优良生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底气,令绿色经济成为致富底色。现在的洱海不止是诗和远方的代名词,她所串联的山水“乡愁”,正赋予着人们新的向往。

  在顺境中当有久久为功的恒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本遵循,也是我辈世代敬畏自然的优良传承,在洱海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之时,我们的步伐不敢有分毫停歇,只有拿出久久为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恒心毅力,不断善待环境、更加亲近自然,才能在百舸争流的新时代以不变应万变。通过洱海治理,我们进一步巩固了生态链、打好了生态牌,全面推动了产业再升级、科学再转型,深入激发生态发展潜力、激活生态经济内生动力,因精益求精,不满足于擦亮眼前“看点”,通过不断进取,“点面式”绿色经济辐射全域,绿色网络四通八达,使生态振兴逐渐转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在不断开拓中,我们收获着更多角度的惊喜,奏响了这湖光山色碧连天的“交响乐”。
发布人:12371网友ufuzle 发布时间:2022-2-15 09:59 收藏 阅读人次:2224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