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纷纷将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提上日程。作为全年党建工作的“年终大考”,述职评议不是“一锤子买卖”,能否取得实绩实效的关键,归根结底还要看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的成效。为确保党建述职评议开好头、结好尾,各级党组织在述职和评议后不能就此“终止”,要紧接着“下步动作”,把解决问题、落实整改、改进提升作为接下来的“重头戏”,真正写好党建述职的“后半篇文章”,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对标先进,措施方向要“准”。会议开好是起点,整改见效才是重点。问题整改是述职评议取得实效的关键,而整改方向准确、方案可行又是整改取得成效的前提。但是,在整改工作中总有一些“驴唇不对马嘴”“头痛医脚”的现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找准症结,开出良方,做到“对症下药”。方向看得准,步子才迈得稳。在述职评议结束后,各级党组织应根据互评点评意见、其他单位的经验做法以及上级党组织形成的综合评价,对照之前的整改方向和措施,对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重新进行“全面诊断”,对标先进深刻剖析。要深入分析地区和单位的优劣势资源,结合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将整改措施再次修改完善。将整改方案落细落小,措施逐条逐列细化具体,避免因差距找不明、措施定不准而导致的“打偏”情况,切实发挥好年终大考的重要作用。
真抓实干,行动落实要“快”。谋划得好,也要落实得快。然而一些党组织书记却错误认为,会开完了就等于“过关”了,这项工作已经结束;还有一些党组织书记会上“红脸出汗”时决心很大,“口号”喊得响亮,等会后“汗水一干”就把整改落实抛之脑后,出现表态快行动慢的“拖延症”。这些“会上激动、会后不动”的行为,不仅让前期所做的工作变成搞形式、走过场,影响述职评议成效和初衷,更会让群众反感,损害党的公信力。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口号。抓整改落实决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嘴上,必须体现在行动上。各级党组织要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风向标,按照既定规划和部署,对问题整改挂起“作战图”、倒排“时间表”,把“立即”落实到行动上。切实做到任务第一时间明确、要求第一时间讲明、工作第一时间跟进、结果第一时间反馈,不推诿扯皮、不拖泥带水、不耽搁延误。以快行动、快落实推进整改工作,切实做到带头于先、行动于快。
重拳出击,整改力度要“狠”。一天的党建述职,一年的整改落实。整改落实是一场长久的“攻坚战”,不能只是“一阵风”“一场雨”,风过则止、雨停地干。“会后三天紧”“葫芦水上漂”式面子整改的背后,是领导干部不愿面对现实问题,以及过关、观望、应付思想和畏难情绪在作祟。对于查找出的问题,整改时措施要硬、力度要狠、下功夫要深,对于个性问题立整立改,共性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坚决克服“闯关”思想。同时,要进行跟踪督导,及时跟进监督和问责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不断督促整改落实的进度,做到边整边改边查。对于反复出现、长期存在的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后续的预防机制,从而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反复、不出现,真正实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