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学习心得
打好人才“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委组织部 蔡庆锋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印发
。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三方面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对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是“主战场”,人才队伍是关键点,必须深耕乡村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从留才、引才、育才上下功夫,有效激发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电蓄能”。
深耕沃土,优化留才的“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乡村无法留住乡土人才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基础薄弱。因此,要为本土人才“回好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电、路、网络畅通,优化改善环境,实施人居环境清洁改善行动,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强化政治引领,挖掘素质高、能力强、有闯劲的优秀年轻党员,纳入村级人才后备库,充实村“两委”班子队伍,作为“智囊团”引领发展乡村振兴工作。要加大对乡土人才的扶持力度,整合农业、商务、金融、科技、供销社等部门资源,发挥驻村工作队的纽带联系作用,在项目支持、金融贷款、民生服务、电子商务等关键环节给予保障,破解乡土人才创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要通过“对外宣传对内奖励”,让有技术、有创意、能带富的乡土人才获得荣誉感,不断增强乡土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筑巢引凤,做大引才的“容器”。
“人材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
”农村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无法吸引外来优秀人才,而本土人才外流现象明显。要让本土人才回流,以乡情为情感纽带,讲好家乡故事,传播家乡声音,引导在外本土人才回报家乡。要着眼聚才短板,强化政策引才导向,畅通回流渠道,加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参与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政策扶持,引导本土各类人才在乡村舞台上施展才华。要积极开拓农村经济新业态,重点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加大惠农补贴支持,建立完善的产业扶持体系,依托农业产业园、乡村观光旅游、种养殖示范、电子商务基地等大力吸引外来人才创业发展。要加强人才服务力度,为外来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让引进人才能扎下根、长好枝、结出果。
丰富载体,厚植育才的“根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乡村振兴既要“洋博士”,也要有“土专家”。要加大乡土人才的培育力度,厚植育才“根基”,建立本土人才数据库,以行业和业绩为标杆,通过对本地技术人才、种养殖大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各类人才信息进行摸底登记,把乡土人才挖掘出来、固定下来。要大力破解技术瓶颈,建立完善的乡土人才培育体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既要注重引入新理念、新思路,也要开拓视野、打开格局,通过“内服外敷”让乡土人才树立新思路,能守正更能创新。要结合实际,聚焦环境治理、休闲观光、绿色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乡土人才精准导向,让地方产业看起来有特点、有品位。同时,要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和科学的培养计划,让乡土人才持续发光、发热。
发布人:
12371网友2ailm7
发布时间:2022-3-1 16:28
赞
2
收藏
阅读人次:2775
初审:楚搴
编辑:慕梓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