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致力于打造全省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发展示范县,把光伏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首选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充分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开发荒山荒坡、土地流转、提供劳务等方式,建立集中式光伏电站,把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延伸到贫困村寨,形成既发展高效环保产业,又让贫困农户从中受益的绿色能源长效扶贫新模式。
2019年,中广核、华能、卓阳三个光伏项目落地关岭自治县岗乌镇,让石漠化荒山有了用武之地。多个项目总投资达20多亿元,总占地16000余亩,项目涉及征地36.7亩,每年为当地群众带来300万元的土地流转费用,为村集体带来56万元的土地流转费用。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关岭自治县规划了总装机53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43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约23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总产值26亿元,年税费共计约5.55亿元,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