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独爱“离家近”工作的我被一纸文件送进了远离市区的企业,加入了“驻企服务”工作队伍。从此,幻想“朝九晚五”的人“进厂搬了砖”,工作阵地变成了企业甚至是“车间”,“生产才是硬道理”成为了最直白硬核的“座右铭”。
舍“岁月静好”,戒“骄”戒“娇”,深入生产基地。年初,坐着单位的公务车,我跨越50公里来到了工业园区。尚未融化的雪、凛冽的寒风、稀疏的行人、机器的运转声,一切都被衬得有些荒凉。我认识到,这里不是“舒适圈”和“安乐窝”,它充满未知和挑战,是真正的干事创业之地,是我们常说的“祖国需要的地方”。作为一名“驻企服务”青年干部,组织让我“身”入企业,我便要摒弃娇气、放低姿态,俯下身、吃得苦,让自己“心”在企业。这里虽没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的“跳蚤关”,但仍免不了要过“五关”斩六将,唯有顺利通过了“思想关、心态关、身份关、劳动关、生活关”,驻企工作方能顺畅地展开。
甘“负重前行”,劳“筋”生“精”,服务生产活动。烈日炎炎,热浪狂袭。身穿“劳保服”往来于车间与办公楼之间的人时常汗流浃背。政企对接、来访接待、内刊选稿、企业宣传、车间一线,千头万绪的工作在酷暑中更令人“头大”。“劳其筋骨”之苦着实有些猛烈。“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所幸,经过半年时间,我已在各项工作中悄然完成了“角色转变”,成功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打工人”。面对困难,“驻企服务”青年干部绝不能当望秋而落的蒲柳,要淬炼“松柏之质”、坚定意志、夯实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畏挥洒青春汗水,扎实推进手中各项工作,站好自己这一班岗,不负组织所托,用实际行动“汗”卫生产。
愿“初心不变”,稳扎稳打,坚守生产阵营。工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产才是硬道理”不仅在企业“顶用”,更适用于整个经济社会。在省市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时期,作为“驻企服务”青年干部,必须不忘初心,坚持“干”字当头,全身心投入,抢抓生产。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往厂区车间、融入生产队伍、把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生产行动,以实践获“真知”。要在企业强练内功、扎好“马步”,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坚守生产阵营,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岁月不居,步履不停。”在“驻企服务”工作持续的两年间,我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对接政企各项工作,努力将“小我”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事业”中,在服务“大局”中找准方向、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