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产党员网开展“新时代 我们这样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主题征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也越来越多。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通过向创新管理途径寻求答案,“三个课堂”应运而生。
打造“线上课堂”,让流动党员教育“无远弗届”。信息化管理手段跟上时代节奏是流动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针对流动党员地域分散、学习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不少地区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互联网、“两微一端”等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通过党建可视化平台推动学习内容,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号召流动党员组建微信群分享学习心得、感悟体会,组织开展线上研讨活动;开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开展支部学习教育;借助网络,推动党的理论、党建信息,积极为流动党员开设线上创业、就业学习课程,让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发展。通过联合打造“线上课堂”,引导党员收看、学习,大大地保障了流动党员跨空间、跨时间“受教育”的权利。
打造“假日课堂”,让流动党员教育“定时集中”。流动党员有流动性强、个体差异大、集中学习难等特点,但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尤其是清明节、春节期间,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主体大部分都会选择返回家乡度过传统佳节。利用这段时间,流出地党组织发挥主体作用,创新多种形式开展“假日集中学习”,充分利用返乡期间提供“充电式教育”,开展三会一课、农民夜宵,对返乡流动党员理想信念、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村规民约进行培训。同时可以举办主题党课,就近参观红色基地、祭拜烈士陵园,深入学习党史,赓续红色血脉,号召流动党员坚守入党初心。必须注意的是,在制定“假日课堂”方案时,一定要广泛争取流动党员的愿望和意见,鉴于节假日较短,活动时间最好控制在半日以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打造“驻外课堂”,让流动党员教育“星火燎原”。驻外党组织也是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充分发挥驻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驻外课堂”的党员教育制度。同时深入推进驻外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三方协同”,与当地社区、高校、革命纪念馆等机构合作,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健全、红色资源丰富、网络平台灵活、桥梁纽带畅通“四个优势”,有力有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组织生活活力和效果。加大驻外党组织“驻外课堂”的建设力度,课堂随着驻外党组织散点式的分布于各处党员流入地,就像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党员因为学习、出差、务工等原因流入各地都能“有课堂可学”“有课堂必学”,大大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接受党的教育与培训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权利,因此保障流动党员的受教育权是一道“必答题”,“三个课堂”的创新途径在新时代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优质答案。当然,时代在发展,管理工作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有长期执政的能力与信心,党员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