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院有排银杏,枝繁叶茂,蔚为壮观。进出者都免不了它的注视,进院是它、开窗是它、抬头也是它。不觉一年过去了,竟发现自己也成了它的一部分,不是花,不是果,是一片垂荫的叶,做着不足道的“小”事。
“小人物”也有“大幸福”。投身幸福的事业,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幸福。我的家庭很普通,打小就跟父母四处奔波,进过供销社、开过书店、守过杂货铺,小学六年读了四个学校,初中开始独自在外求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工作前的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后来,考进乡镇,进入党政办,在领导同事的扶持下,把目光聚焦民生、把笔尖对准经济、把脚步下沉一线,干着让更多让新泉人民感到幸福的事业,才如梦一场,深感幸福。犹记得,三月那场新泉疫情的“倒春寒”,作为疫情防控指挥部驻守人员,连续工作长达26个小时,多少个夜晚不眠不休。与指挥部领导、同事一起想办法、出文件、做协调,一干就是半个来月,虽沉下了眼袋,终驱赶了疫情。解封当天,再看海晏河清、人民安乐,那一刻的满足最幸福。
“小角色”也有“大情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21年在组织关心下,从接待到办文,从办文到政研,角色在变,情怀不变。一是坚持对党忠诚、信仰不变。这一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四史”学习中,回首来路、找准去路,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决心更加坚定。二是坚持风雨兼程、担当不变。磨破了两双布鞋,弄坏了几件衣服我才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晴是一身灰,雨是一身泥”的勇毅担当,疫情防控冲在一线、冰冻雨雪冲在一线、为民服务冲在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一件一件做,一条一条跟,与领导同事一道完成各项任务百余件,确保镇委决策部署在贯彻中不跑偏、不走样,在落实中有回音、有交代。三是坚持精益求精、作风不变。开展了近百次的会议,打印过数万计的会议资料,我才深刻体会基层干部“一丝不苟,锱铢必较”的严谨作风,学条例、读办法、记字体、调页面,一字一句斟酌、一环一扣规范,在“骑年盖月”“马订平订”等细微细节处,长才干、硬作风、见精神、显水平。四是坚持无怨无悔、精神不变。书写了百余篇材料,加班过几十个深夜我才深刻体会基层干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这半年“通宵达旦、寒灯孤影”是常态,“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是状态,“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心态,日复一日地“写稿、易稿、磨稿、过稿、定稿”,参与政府各类文稿近百篇,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也换来了“不敢写到不怕写”“写一段到写一篇”“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成长。五是坚持清白朴素,操守不变。心中常忆方志敏烈士的《清贫》,不断提醒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穷和富,怎样活才有价值,做到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为是。过去一年,低调为人、专心做事,一双球鞋从校园穿到乡镇、一只键盘敲敲打打写了十万余字、一个背包缝补四次又是一年。
“小进步”也有“大惭愧”。这一年,可谓“夜夜难熬”夜夜熬、“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我深知背后,是从一次次“忐忑不安”到一次次“理直气壮”,一次次“马虎出错”到一次次“规范有序”的进步。可心中却常感惭愧,愧疚的是我奶奶中风住院,我坚守疫情防控一天也没去陪护。愧疚的是工作9个月,我与家人聚少离多,见面时间只手可数。愧疚的是对前任女友,我能给她最多是傍晚的歉意,最终渐行渐远成为过去时。愧疚的是单位体检,医生下达10余项异常通知,自己却不敢同家人讲,这一刻的无力最惭愧。回想,初心其实很简单,把工作做好,把长辈赡养好,不枉一生。
2021年,初到新泉,投身基层、艰苦清贫、脚踩泥泞、手接细活。每遇困难,皆有人扶;每遇问题,皆有人教;力所不及,皆有人帮。过去一年都是感谢。一勤天下无难事,一篙松劲退千寻。2022是面向未来的一年,我还会坚持做那个开工最早的人、离开最晚的人、考虑自己最少的人、牵挂大家最多的人。因为我坚信:世无易事,也无难事;人有苦事,方有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