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共产党用百年奋斗历程给出了行动答案,在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全国9600多万党员如何继续提升党性修养、强化为民服务的能力,上好党课很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利用好“党课”这个“金话筒”,讲好“身边小事”,讲出“心里真话”,讲得“土味情话”,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听得懂、学得进、口口相传。
讲“身边小事”,不忘初心再出发。“宁尝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讲党课不是“搭台子”“记本子”“拍片子”,没有营养的党课不仅不能让党员获得精神的洗礼和营养的补充,还会让党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讲好一堂党课,应该用心“备料”,舍得“下料”,保证“营养”。课前既要翻遍“万卷书”,查阅档案文献、新闻报道、资料数据,用权威、准确的内容做到“以己之昭昭使人之昭昭”;还要走遍“万里路”,深入街坊巷里、田间地头,就地取材加工,从身边“热腾腾”的生活素材中发现“平凡中的伟大”;更要把自身感悟融入党课,用“己心”暖“他心”,真正用党课让党员不忘初心再出发。
讲“心里真话”,深刻领悟真信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党课作为全体党员的“必修课”,如果仅仅是流于形式,讲师“填鸭式”教学,学员“划水式”学习,就失去了“真”的意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党课不以“真讲、真学、真信、真用”为根基,就必然脱离工作学习实际。在牢固掌握主旋律的基础上,党课还要讲真感情、谈真实际、做真剖析,广大党员要真思考、真认识、真感悟,做到各抒己见,敢讲真话,学有所悟,知行合一。
讲“土味情话”,人民关切放心中。“世界每一天都在变,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感情和一颗永远爱你的心”,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最应该说的一句“土味情话”。讲党课需要“阳春白雪”,但也怕“曲高和寡”,党员和群众一样,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五花八门,表面上的“高大上”,并不能“入人心”,只有立足实际,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可以讲土话、白话,但不能说官话、套话,让听课的党员都可以挽起袖子和裤腿参与进来,才能拉近党课和党员的距离,才能让党员感受到党的爱与温暖,才能把这份爱与温暖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以党课回应人民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