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我与基层的“两三事”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 单永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去年八月,我以一名选调生的身份,来到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工作,不知不觉间已在镇里的东阳澄湖村“驻扎”满一年。在美丽的阳澄湖畔,我每天都在经历着新奇和历练,静心回想起来,也正是这些平淡但不平凡的日子,得以让我在基层持续汲取着奋斗之力。

  乘“两辆车”,初次来到基层。来报到当天,简短的入职座谈会后,第一辆车带我从城市来到了镇里。一路上,载我的镇领导耐心向我介绍了巴城的历史沿革、产业结构等基本情况,叮嘱我要静下心来,扎下根来,尽快融入基层,接纳群众,同时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随着交谈,窗外景色也逐渐从繁华市井,过渡到了朴实街道。第二辆车,则是带我从政府到了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村子。车刚停正当饭点,在食堂,村委会的同事们对初来乍到的我充分表达了热情。“基层干部的工作都有哪些?我能为这里做点什么?做好基层工作是不是很难?”带着这些疑问,在听不懂的方言夹杂普通话里,一顿简单的工作餐里,我吃出了对今后的些许期待,更有对未知的几分忐忑。

  经“三件事”,逐步熟悉基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事多面广、量大线长,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就涉及拆迁、信访、环保等多个方面,实际操作起来有着不小的难度。工作期间,我遇到的第一件“麻烦事”,是关于村里两家邻居之间一根排污管道的放置问题,双方互不让步,导致大量投诉单“纷至沓来”;第二件事儿是农房翻建过程中,一户人家违规粉刷外墙,与整体乡村风貌不协调,且在交涉初期拒不整改;第三件事儿是河道驳岸修建时,工程队与村民由于一处自建水泥平台发生激烈冲突,我跟随村委的“老法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些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谓磨破了嘴皮,踏破了铁鞋,但正是这样的复杂情况,才真正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我想这或许就是组织坚持把我们放在基层最一线磨砺的原因之一。

  走“一条路”,决心做实基层。我所处的昆山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所在的巴城是大雅昆曲的发源地,当前昆山正坚定扛起苏州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时代重任。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多个方面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去基层一线锻炼磨砺,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作为一名“接地气”的选调生,我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政治智慧,扎根基层生活、做实基层工作,传承弘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坚持在基层一线锤炼政治品格、能力品质,在磨砺中更好守初心、担使命,让转正后的每一步走得更稳健、更扎实。
发布人:小叮当 发布时间:2022-8-31 13:55 收藏 阅读人次:4721

初审:凌晨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