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时节”。对于基层干部而言,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成长的季节,更是检验一年工作成效的季节。从春华到秋实,基层干部要在秋收时节品基层成长的“四味”,收获累累硕果。
品“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之酸,尝“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丰收之果”。“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在秋收时节梳理自己的“成绩单”,既有心酸,也有辛酸。作为基层干部,要摆正心态,以大局为重,躬身投入乡村振兴第一线,读懂“人民心”、品味“乡土情”,以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真心、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实心,聚在村头听民意、站在田间察民意、走进农户解民忧,以“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的十足干劲,接住“烫手山芋”、解决“棘手问题”,在秋收时节收获累累硕果。
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甜,尝“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之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工作是干出来的,面对秋收时节的收获,看着为人民群众帮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心中的“甜味”会自然而生。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信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用“一腔热血为人民”的奉献姿态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努力拼搏,在“疾风浪潮”时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在“风平浪静”时快马扬鞭、砥砺奋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在秋收时节收获累累硕果。
品“精疲力竭、挥汗如雨”之苦,尝“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实干之果”。“人生万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博士书记”撒宗明将村里的乡村振兴事业搞得如火如荼;“大山的儿女”黄文秀在基层种下了爱和希望……不吃基层土,不懂基层苦。基层工作的苦是风雨中依旧值守的抗疫一线,是高温橙色预警下走街访户的民生一线,是事无巨细的“鸡毛蒜皮”百家事。作为基层干部,要关于吃苦乐于吃苦,在新时代中找到新机遇、在新征程上寻到新办法,抱鼓起群众“钱袋子”的实心、办改善乡村“老样子”的实事,在群众“急难”上下真功、“愁盼”上见真情,在乡村振兴“险阻”上亮实招、“发展”上出实绩,以“人能一之我十之”的恒心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决心,于在“苦海”中泛舟而不迷失,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在秋收时节收获累累硕果。
品“风尘仆仆、筚路蓝缕”之辣,尝“少壮功夫老始成”的“奋斗之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度、广度和深度绝不亚于脱贫攻坚,基层干部绝不能有松劲停步“歇歇脚”“缓缓气”的想法,面对乡村建设、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基层干部更要直面困难、逆流而上,发扬“平常时候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精神,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以火辣的热情创出一番不凡的事业,在秋收时节收获累累硕果。